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兵营镇

行政地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兵营镇 行政隶属:竹溪县 行政代码:420324108
长途区号:0719 邮编代码:442000 车牌号头:鄂C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人口密度:约98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173.2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因政府所在驻地位置及行政区划名称而命名。相传北宋女将穆桂英在抵抗外侵辽兵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兵营”。

2022年3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兵营镇为2022年度湖北省生态乡镇。

兵营镇位于竹溪县东部边缘,地处“两竹”(竹溪、竹山)交界处,版图面积169平方公里,距县城53公里,东邻竹山官渡、西与县河镇接壤、南与汇湾天宝相交、北与新洲相连。相传北宋宋仁宗年间,宋朝女将穆桂英在抵抗外侵辽兵时,曾在兵营镇安营扎寨,摆兵部阵,留下拴马桩、跑马场和饮水槽等遗迹,故名兵营。全镇辖17个行政村,1个林特场,70个村民小组,2015年末总人口14817人,3958户。境内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最高海拔1376米,最低海拔338米,平均海拔870米。林地面积1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0.5%。耕地总面积18983亩,其中水田5000亩,旱地13983亩。全镇8个村属潘口电站淹没库区、2个村属白沙河电站库区,涉及移民685户、3578人,境内水能资源丰富,钛铁矿储量可观,盛产檀香玉、黑板石,林木葱笼,山青水秀,主导产业茶叶面积达到3万亩,建成茶叶加工车间15个,核桃面积6000亩,中小药材面积15000亩。2015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达到27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787元。近几年荣获省级“文明乡镇”、市级“文明乡镇”、市级新型化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市级“五四红旗集体”。

环境治理效果显著。镇党委、政府本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开花、逐村推进、打造亮点”的原则,结合新“三万”活动、“清洁家园,美丽乡村”、“践行群众路线,建设美丽家园”等一系列活动,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发动群众自己动手,经常性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还通过“一事一议”完善环卫设施,制定责任具体、内容详细、措施具体的环境卫生整治管理办法,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按照“十天一小扫,一月一大清,月月有评比”的要求,定期组织卫生大检查和大评比,真正形成“打扫以户为主、监督以党员为主、检查以村组干部为主、处理以村集体为主”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目前,全镇有1500个垃圾池、 1个小型垃圾填埋场、配备了17辆垃圾车,保洁工作实现“有资金保障、有专人负责、有环卫设备、有制度管理”的四有标准,集镇及赵家河等7个中心村庄垃圾坚持日清日运,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生态保护切实加强。今年以来,兵营镇把生态建设作为保发展、保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优先治理环境问题突出的重点村和重点地段。二是实施生态创建。积极推进生态镇创建工作,规范完善生态村申报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和动态管理。我镇获得省级卫生乡镇命名。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污染减排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扎实做好乡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总量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共有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填埋场1个,中心村庄污水收处系统2个。

生态文化纵深推进。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着眼社会公众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培养,把生态文明作为公益性宣传的重点,把生态文化纳入党政干部和村民 “道德讲堂”,引导每个人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使生态意识逐步上升为主流意识和全民意识,让每个人点点滴滴的文明行动,汇成浩浩荡荡的生态文明建设洪流。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依托地域特色文化,围绕打造清风苑、桃园沟、观音山、凤羽亭、桂英广场、七滩岩、银杏园等7个景点,规划建设出一个受众多、影响大、层次高、反响好的“生态文化长廊”,从而提升我镇生态文化质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倾力打造一个彰显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化名镇。

乡村绿化大力开展。围绕把兵营镇建设成“打造生态库区”的目标,大力实施“山体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庭院绿化”等四化工程,组织群众按照“户平栽种10棵风景树(果树)”要求扎实抓好庭院绿化,镇村党员干部划片蹲点组织检查落实;同时,号召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沿溪流两岸大量栽植柳树、枫树等风景树。全镇完成集镇、村庄、道旁绿化500亩,坡耕地还林1500亩,荒山造林150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9800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11800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了82%,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以上。通村达组道路、庭院、河道实现绿化,境内无“天窗”和裸露山体。

历史沿革: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后为南江社,据92版《竹溪县志》载,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南江社南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六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新三区兵营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兵营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卿云乡。

1949年解放初属五区,1952年属郭家洲区,1955年改称新洲区,1958年分为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兵营人民公社,1961年改称兵营区,1975年改称兵营公社,1984年撤社改称兵营区,1987年撤区设兵营乡,2013年11月撤销兵营乡,设立兵营镇。

兵营镇地名沿用至今。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