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

行政地名: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大市口街道 行政隶属:京口区 行政代码:321102003
长途区号:0511 邮编代码:212000 车牌号头:苏L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因辖区内有大市口片区故而得名。

大市口街道,位于京口区中部偏东。东沿环城路至花山路东端接古晋陵郡城遗址,与润州区象山乡接壤,南沿中山东路至大学山与健康路街道相望,西以古运河与宝塔路街道分界,北沿大西路及千秋桥街至鼓楼岗与四牌楼街道为邻。以辖境大市口区片命名,街道办事处设在大爸爸巷24号。1989年,有23个居委会,340个居民小组,16787户居民,51467人(男27741人,女23726人)。

解放初,辖境属千秋、斜桥等镇。1952年,属北固区。1956年,撤区建街道办事处,辖境为寿邱、中山路街道办事处。1960年,属北固人民公社。1980年,撤销北固人民公社,析置大市口和四牌楼街道办事处。1983年,属城区。

大市口为镇江城区最古老的地区之一。东汉末三国吴孙权筑“京城”于北固山前峰,即现在的烈士陵园及鼓楼岗一带,东晋时筑“晋陵郡城”亦在境内。唐代筑城时,曾先后置“千秋门”(后改铁瓮门)和青阳门。明、清时筑有“十三门”,抗日战争之前尚存。据史料记载,宋代大市口即为镇江城厢之“大市”。鼓楼岗、五条街一带,历为府、县署所在地。大市口地区历来为人烟稠密、商业繁盛的中心。1930~1932年间,拓建中山路和中正路(今解放路)时,在两条路交叉点,建有一座中山塔,于60年代初拆除。1987年,中山路再行拓宽后,东接环城路,西至古运河一段,称中山东路。沿路大楼林立,市内各路公共汽车,均在大市0错行驶。五条街建有城里最大的菜场和农贸市场中心,并设有饮食夜市场。境内有43条街巷。

花山湾一带,原为润州区象山乡农舍和菜地。80年代初,始兴建住宅楼群,今已形成新型住宅区,建有387幢住宅楼。结合旧城改造,境内八叉巷、弥陀寺巷、演军巷一带,也于80年代中后期,拆除旧房,兴建住宅楼群。

境内有中学4所,师范学校1所,小学3所。其中,八叉巷小学为全国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市青年宫、少年宫和河滨公园均在境内古运河畔。

境内文物古迹,主要有:京口城、六朝晋陵古城遗址、汉荆王刘贾墓、万寿宫、古城隍庙及古清真寺旧址等。第一楼街有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的鲍皋旧居。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