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更楼街道
行政地名: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更楼街道 | 行政隶属:建德市 | 行政代码:330182003 |
长途区号:0571 | 邮编代码:310000 | 车牌号头:浙A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1.41万人 | 人口密度:196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古时此为建德、寿昌两县交界地带。相传,因之兵乱盗盛。人们为了防备兵盗,筑一大土堆,堆上建一高楼,楼中设有钟和鼓,既报警,又报时,人称更楼。居民集居其下,故称其地更楼底或更楼下,简称更楼。街道名因此而来。
2022年3月,更楼街道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商贸特色型)。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更楼街道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更楼街道,位于浙省建德市城区中部。街道办驻地杭巨路,离市政府5千米。面积72平方千米。2001年10月,原邓家乡和原新安江镇城南办事处合并设立更楼街道办事处,18日举行挂牌仪式。辖28个行政村、2个居民区(更楼社区、更化社区),1个居委会(邓家居委会)。总人口14143人。
更楼街道,东与大洋镇毗连,南与寿昌、大慈岩镇及兰溪市交界,西北与新安江街道办、下涯镇为邻。街道办驻地设更楼杭巨路,离建德市政府5公里,是市政府的南大门。有耕地面积11908亩,山地面积8000余亩。2006年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02475万元,出0货值17150万元。财政总收入3167.8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8元。
从2004年开始,建德市洪宅村便种植了300多亩薄壳山核桃,现在已经挂果,村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村民吴永丰今年60多岁了,听说村里要发展800亩的山核桃基地,他积极支持。他边种树边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房前屋后都是荒山,没有什么经济作物,现在种植薄壳山核桃,不仅房前屋后绿化了,也为农民致富找到了路子。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有名的食用干果,也是珍贵树种之一,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更楼街道洪宅村村委会主任吴永洪介绍,原来洪宅村大部分都是荒山,村民主要靠出门打工过日子。现在发展薄壳山核桃,村民积极性很高,他们年前就把300多亩的荒山和林地改造成了梯田,挖上树坑准备种植薄壳山核桃。
更楼街道地理位置更楼街道有良好的区域优势,是市政府提出的实现城市建设“东扩南移”战略中南移的主战场。交通便捷,320国道、金千铁路贯穿而过,建设中的杭(州)景(德镇)高速公路与城相接。已探明的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有三狮水泥集团、巨化石化等一大批建材类大中型企业落户更楼。已初步形成水泥建材、轻工纺织、化工机械、花卉苗木、干果蚕桑、禽类养殖六大生产基地。
企业完成总产值68377万元,同比增长21.13%,完成年计划的101.23%;其中,完成工业产值44113万元,同比增长20.77%,完成年计划的101%;完成工业增加值14336万元,同比增长28.5%,完成年计划的109.4%。全县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0256万元,同比增长17.9%
历史沿革:
更楼街道现域,按南宋淳熙《严州图经》记载,其时(1174—1189)为寿昌县仁丰乡、建德县建德乡的属地;宋末推行都图制后,为寿昌县一都、十二都和建德县十二都的属地;清雍正六年(1728)为寿昌县仁丰乡石岭、过塘、燕山、湖岑、厚堂、骆村、新市、淤堨、新街等庄和建德县建德乡西小洋庄属地。
1912年,为寿昌县仁丰区、建德两个县亲睦区属地。
1932年,设更楼镇。
1935年完成乡镇整顿后,为寿昌县更楼镇(1936年并乡后设为仁丰镇)及双源、利涉、三湖、乐岭、绿溪乡及建德县甘源乡属地。
解放前后,该地域属寿昌县仁丰镇、七里乡,建德县殿后乡、西洋乡属地。
1950年划建小乡后,为更楼、东林、沽塘、淤堨乡及邓家乡(同年8月设置)属地。
1956年并乡后,为更楼乡、沽塘乡(1958年9月部分划属兰溪县)。
1958年底属新安江公社。
1961年7月设置更楼、沽塘(1966年改称邓家)两个公社。
1983年分别改设乡。
1985年5月,更楼撤乡建镇。
1992年,更楼镇撤销,并入新设的新安江镇。
2001年10月,新安江镇、邓家乡建制撤销,原新安江镇南部和原邓家乡的28个建制村、2个居民区合并新设更楼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