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

行政地名: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同镇 行政隶属:建德市 行政代码:330182112
长途区号:0571 邮编代码:310000 车牌号头:浙A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地以溪名。寿昌溪(今也称寿昌江)支流蛟溪与主流相会合,从而水势益大。自此以下溪段,便称大同溪。大同《郑氏宗谱》里有宋进士《郑颖行状》有“汇众流”而称“大同”之语。景定《新安续志》“寿昌卷”有大同桥的记载。按《说文解字》释义,“同,会合也”。

2022年3月,大同镇入选2022年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农业特色型)。

2021年12月,大同镇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

2021年5月,大同镇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农业特色型)。

2019年12月,2019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名单公布,大同镇榜上有名。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大同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大同镇位于建德市西南部,距市政府新安江25.3公里,23省道自东向西穿境而过。该镇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三国时新昌县治所在地,历来时建德西部重镇,商品集散地,是大同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大同镇经历三次合并,1992年撤消原大同镇、溪口乡,设立新的大同镇;2001年撤消大同、劳村2镇,设立新的大同镇;2005年4月撤消大同镇、上马乡,设立新的大同镇。全镇行政面积160平方公里,辖58个行政村,308个自然村,3个居民区,总人口56245人,总户数16498户,全年出生441人,死亡360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4‰。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4.2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8.9亿元,财政总收入84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62元。大同镇以“建经济强镇、创文明之乡”为总目标,实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来料加工四轮驱动,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同镇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现有工业企业490家,工业总产值7.3亿元。依托丰富的土地、矿石、劳动力等资源,招商引资成绩喜人,2005年引进市外项目13个,协议资金8100万元,实到内资3744万元,超额完成年计划。大同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该镇以发展蚕桑、毛竹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打造“万亩蚕桑基地”为目标,做大做强蚕桑业;以毛竹作为农民的“绿色银行”,累计发展毛竹25000亩,其中高效毛竹5000亩;同时积极发展有机茶叶、莲子、吊瓜、西甜瓜等多种农作物;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畜禽养殖基地大力推广使用无动力厌氧净化池,推行畜禽生态养殖,较好地减轻面源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地有机结合。大同镇的来料加工业迅猛发展,全镇58个行政村中有54个村已经发展来料加工业,从业人员达5800人,一级经纪人40人,加工行业涉及串珠、皮筋、针织、工艺品、天堂伞、锡箔等七大类,打造铺天盖地的“百姓经济”。

历史沿革:

唐神龙元年(705)寿昌县治东迁后,此地逐渐成为一个自然集镇。

现大同镇地域,按南宋淳熙《严州图经》记载,其时(1174—1189)为寿昌县永平乡属地;宋末推行都图制后,为寿昌县六、七、八3个都的属地;清雍正六年(1728)为寿昌县久山、大同、下宅、韩家、张村、溪口、盘山、祝家、富塘、禹田、劳村、觉宁、管村、胡村等庄属地。

民国建元(1912),系大同、永平、石屏区属地。

1932年,设置大同镇。

1935年完成乡镇整顿后,为大同镇和金鼎、河南、双溪、城山、七都、民治、大源、金溪、新民、劳村等乡属地。

解放前后,为大同、三河、永平乡属地。

1950年划建小乡后,为大同、黄山头、劳村、洞山、建设(后改下湖)、清潭、溪口、三合(后改松溪)、万坞、下马桥、大源、兴隆等乡属地。

1956年并乡后,为大同、溪口、上马、劳村、洞山(是年9月增设)等乡属地。

1958年10月属大同公社。

1961年设置大同、溪口、上马、劳村4个公社。

1983年先后改乡。

1985年6月大同撤乡设镇;1992年溪口乡并入大同镇;2001年10月,撤销劳村、大同两镇,设立新的大同镇;2005年上马乡并入。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