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边坝县

行政地名:西藏昌都市边坝县 行政隶属:昌都 行政代码:540330
长途区号:0895 邮编代码:854000 车牌号头:藏B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人/km²
辖区面积:8881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草卡镇 约4000人 451平方公里 540330100
都瓦乡 540330207
马秀乡 约2000人 734平方公里 540330206
加贡乡 1055平方公里 540330205
金岭乡 约3000人 1871平方公里 540330204
沙丁乡 约2000人 457平方公里 540330203
尼木乡 约2000人 666平方公里 540330202
热玉乡 约2000人 360平方公里 540330201
马武乡 约2000人 417平方公里 540330200
拉孜乡 约3000人 830.9平方公里 540330208
    县人民政府驻草卡镇东马通,邮编:855500。代码:542133。区号:0895。拼音:Bianba Xian。
    基本概况
    边坝县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东经95度,北纬31度);平均海拔高度为3,500米,最高海拔达5,500米以上;距地区所在地昌都400余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800余公里。山高,绝壁千仞,遮天蔽日;谷深,一望无底,幽暗惊心;水急,湍湍如电,隆鸣震耳。
    由于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森林面积2,4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6.98%,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多年来由唯一的一条通道----昌边公路与外界联系,使这片锁定了贫穷和美丽的土地与同样纯朴的、固守着家园的各族民众生生世世地相伴着。
    该县地处藏东南三江流域峡谷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重叠,沟奎纵横,海拔3500—5000米以上,相对高差大于1000米,平均海拔3600米。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有气温低,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等特点。冬春多风,夏秋多雷雨冰雹,年无霜期在100天以下。年降水量为600毫米。该县地处察隅强震带与墨脱强震带的交汇处,经常发生有感地震。其它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雪灾、冰雹、大风、雪崩、山体滑坡、塌崩。
    自然地理
    边坝县地处藏东南三江流域峡谷地带,欧亚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使得边坝县水源大多劈山而出并形成了高山深谷的地貌,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重叠,沟整纵横, 海拔3500一5000米以上。
    边坝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北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
    念青唐古拉山
    念青唐古拉山脉屹立在西藏高原中部,自西向东约600公里,它西接岗库卡耻,东南延伸与横断山脉的伯舒拉岭相接,中部略为向北凸出,它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两条大水系的分水岭,同时将西藏自治区分为藏北、藏南、藏东南三大地域。
    “念青唐古拉”,藏语意为“灵应草原神”,由此可见藏民对它的崇敬相希望。这四座山峰及其周边地区曾受到强烈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形成了如今较为陡峭的山岭,尤其西北坡更是陡峭异常。山势笔直,险要壮观。主峰顶部形似鹰嘴,多断岩峭壁。白天云雾缭绕,常年为冰雪覆盖。它有三条主要山脊:西山脊、东山脊和南山脊。受地形影响该地区冰川发育受到很大的限制。北坡附近,主要以横向的山谷冰川和悬冰川为主,悬冰川冰舌末端往往高达5700米。南北两侧的峡谷中横卧着两条冰川,直泻而下,多冰陡墙和明暗裂缝,险恶万分而又奇特壮观。这地区的粒雪线也比其他地区为高,达5800米以上。
    主峰西北山麓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意为“天湖”,海拔4716米,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湖。伸入湖心的扎西半岛上有扎西寺,虔诚的喇嘛教徒们不辞辛劳采这里进香,向念青唐古拉神山和纳木错圣湖顶礼膜拜。湖区还有游艇和小憩的藏式住所供游客使用。主峰南麓是景色秀丽的羊八井谷地,这条谷地处在念青唐古拉山与冈底斯山中间的一条巨大地质断裂带上。
    边坝县地处怒江、雅鲁藏布江、麦曲三江流域。
    怒江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唐古拉山麓,上游叫黑水河,藏族人民叫它“卡拉曲”。
    怒江流经西藏从四川进入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经过贡山、福贡、泸水县后至保山、德宏,流进缅甸,注入印度洋。在怒江州的流程约400公里。
    怒江在青藏高原上流淌,宛如一条绿地毯上的蓝飘带。进入藏南八宿前后,她便进入深不可测的高山峡谷。从海拔3000多米一降再降,降到海拔700余米的深槽。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在中国境内长2057千米。
    边坝县气候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类型。有气温低,光照充足,日温差大等特点。冬春多风,夏秋多雷雨 冰雹,年无霜期在100天以下。年降水量为600毫米。
    经济概况
    边坝县以农业为主,兼有牧业、林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豆类、油菜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绵羊、山羊等。工业以乡村民族手工业为基础。县建有机械榨油厂、石灰厂及采矿、电站等。东马同有连接川藏公路的一般公路。相继修通了东马同至马秀、丹达、吴仁、松多、沙丁的公路。全县通车里程300多公里。为最大限度发挥30万元民族发展基金的作用,达到“兴边富民”的目的。
    行政区划
    边坝县辖2个镇、9个乡:草卡镇、边坝镇、马武乡、热玉乡、尼木乡、沙丁乡、金岭乡、加贡乡、马秀乡、都瓦乡、拉孜乡。共有105个行政村,284个自然村。
    历史沿革
    边坝,藏语意为“吉祥光辉、祥焰”。公元1265年,元朝第一任国师八恩巴为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理,从大都(今北京)返回逻娑(今拉萨),途经夏河湾(今夏林村)时,把一火把插在村旁土里,并让在此修建一座佛堂。佛堂建成后,随取火炬之意,得名边坝。
    百年前,达隆宗因常遭土匪袭扰,将宗政府由普玉丁迁至夏河湾,临时政府设在边坝寺,改达隆宗为边坝宗(清时写作宾巴)。1951年,成立宗解放委员会,属昌都地区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第一办事处。
    1960年1月,边坝宗与沙丁宗合并改称边坝县,县政府驻夏林村。1968年2月,县址从夏林村迁至怒江支流的麦曲河下游草卡镇东马同。
    边坝县辖2个区,13个乡(草卡乡、边坝乡、拉孜乡、都乡、瓦地乡、马秀乡、马武乡、热玉乡、尼木乡、沙丁乡、松许乡、金岭乡、加贡乡),105个村委会。
    2000年,边坝县辖2个镇、9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081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边坝镇 4375 草卡镇 5648 金岭乡 3455 加贡乡 793 热玉乡 1749 都瓦乡 2510 拉孜乡 3283 马武乡 2071 马秀乡 2046 沙丁乡 2898 尼木乡 1990 。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