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
行政地名: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 | 行政隶属:淮阳区 | 行政代码:411626101 |
长途区号:0394 | 邮编代码:466000 | 车牌号头:豫P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6.9万人 | 人口密度:约958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汉代,光武帝刘秀创业之初,被王莽追至沙颍河岸边,只见河水滚滚东流,难以过渡,刘秀跺脚、靴裂,扬天长叹:吾命该绝于此?言毕,河水陡落,刘秀换靴重新站立,过河得以逃生。初叫新炸集,后改名为新站。
2014年7月,新站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淮阳县新站镇辖28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266个村民组,1.6万户,6.9万人,6.6万亩耕地,全镇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全镇经济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各类个体民营企业为主。2003年全镇GDP总值达2.7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20元。
新站镇位于淮阳县南部,地处淮(阳)、项(城)、商(水)三县交界,南邻沙颖河航道,106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越、各种基础服务设施齐全、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自明朝建镇至今已600多年。是附近十多个乡镇上百个村庄群众的商贸重地,素有“小武汉”的美誉。1996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2001年被周口市委、市政府划入周、项、淮金三角旅游开发之中,各种机遇把新站镇推向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前景展望: 1、农业结构调整增效显著。自2000年以来,全镇大幅度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靠科技靠市场,靠土地做活富民文章。其一、以刘楼等6个村为中心的一年五熟示范园区,不断更新品种,完善模式,2003年推广3.5万亩年亩效益达3600元以上;其二、以-等4个村为中心的棚菜生产示范园区,目前已发展各类菜棚300座,年亩效益最高达1.2万元。由于科技投入增加,优良品种的引进,粮食作物虽然减了面积,单产总产连年增加;其三、林业生产。全镇每年植树2.4万株,绿化了镇一、二级道路60条,美化了朱集沟、豆门沟、沙河沟和6条“村村通”道路,林木成活率在96%以上,其四、农田水利建设。本着“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相通、渠相连、井配套”的综治原则,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乡镇企业发展红红火火。镇党委、政府把个体私营企业当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制定“个体起步、规模发展、多轮驱动、效益领先”的发展规划,在技术、资金、信息上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到2003年底,全镇民营企业总数达640个,从业人员7000多人,年创税70多万元。
3、“村村通”工程。2002年以来,我镇采取科学规划,群众志愿,多方引资的措施,修通了X305、X306、X307三条总长为21公里的村村通油路,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砖渣路的目标。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二年(1873)设新站集保。
1927年为第四区新站。
1946年改为新站镇,属周口县。
1949年属淮阳县第九区。
1956年设立新站乡。
1958年改为新站人民公社。
1962年改为新站区。
1984年更名为新站乡。
1988年改置新站镇。
2019年属淮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