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行政地名: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 行政隶属:宁波 | 行政代码:330281 |
长途区号:0574 | 邮编代码:315000 | 车牌号头:浙B |
行政级别:县级市 | 人口数量:约82.69万人 | 人口密度:542人/km² |
辖区面积:1526.86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梨洲街道 | 约8.4万人 | 110.22平方公里 | 330281001 |
|
丈亭镇 | 约55.86平方公里 | 330281109 |
| |
三七市镇 | 约3.2万人 | 约68平方公里 | 330281110 |
|
河姆渡镇 | 约2.3万人 | 约65平方公里 | 330281111 |
|
大隐镇 | 约8900人 | 约33平方公里 | 330281112 |
|
陆埠镇 | 约3.2万人 | 约68平方公里 | 330281113 |
|
梁弄镇 | 约3.25万人 | 约94.5平方公里 | 330281114 |
|
大岚镇 | 约1.5万人 | 约66平方公里 | 330281115 |
|
四明山镇 | 约1.2万人 | 121平方公里 | 330281116 |
|
牟山镇 | 约2.03万人 | 约38.5平方公里 | 330281108 |
|
马渚镇 | 约5万人 | 约63平方公里 | 330281106 |
|
泗门镇 | 约66.3平方公里 | 330281103 |
| |
凤山街道 | 约8万人 | 约45.5平方公里 | 330281002 |
|
兰江街道 | 约6.67万人 | 约53.71平方公里 | 330281003 |
|
阳明街道 | 约9.3万人 | 约53.57平方公里 | 330281004 |
|
低塘街道 | 约4.52万人 | 约43.226平方公里 | 330281005 |
|
朗霞街道 | 约4.25万人 | 43.9平方公里 | 330281006 |
|
临山镇 | 约49.7平方公里 | 330281100 |
| |
黄家埠镇 | 330281101 |
| ||
小曹娥镇 | 约3万人 | 约33平方公里 | 330281102 |
|
北区、鄞县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县接壤,西连上虞县,北毗慈溪县,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 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公里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余姚历史悠久,境内河姆渡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繁衍生息。秦时建县(一说汉建)。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1985年7月16日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全市共辖14 个镇、1个乡、6个街道,人口82.69万。
二·历史沿革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
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三。详细介绍
余姚市位于浙东宁波平原,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市,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东西极距58.5公里,南北极距79公里。总面积1526.8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峦起伏,间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全市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牟山湖为境内最大海迹湖,正常蓄水420万立方米,四明湖为最大人工湖,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阳光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年平均气温16.2°C,日照2061小时,无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条件优越。山区溪流众多,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小水电约2万千瓦,已开发9414千瓦。姚南山区萤石、高岭土和花岗岩资源丰富,有开发价值。萧甬铁路横贯中部,329国道穿越境北,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南部山区地势险要,为浙东战略要地。
汉族为主,有苗、白、壮、布依等少数民族。金属矿顶鹤、白鹤、黑鹳、鸳鸯、灰鹤、银杏等。中草药材有络石屯、贯众、淡竹叶、茯苓、丹参、金银花等40余种。土特产品有产资源有铜、铁、铅、锌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萤石、高岭土、粘土、石英、磷、泥炭等。野生动植物资源有穿山甲、水獭、丹茶叶、杨梅、干菜笋、佛雕、工艺草编。名胜古迹有河姆渡遗址、黄梨洲墓、0浙东区党委旧址、王阳明讲学处、通济桥,龙泉山,田螺山遗址与舜江楼等。
境内有沪杭甬高速、329国道、甬余公路、杭甬铁路穿过。沪杭甬高速横贯余姚市区,客运、货运均与全国铁路网相连。
四。行政区划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52719人,其中:余姚市区 241129人、低塘街道 64319人、朗霞街道 39273人、临山镇 41929人、黄家埠镇 38574人、小曹娥镇 28306人、泗门镇 61334人、马渚镇 49111人、牟山镇 19200人、丈亭镇 30952人、三七市镇 29493人、河姆渡镇 21104人、肖东镇 26537人、梁辉镇 39843人、大隐镇 8754人、陆埠镇 48006人、梁弄镇 30297人、大岚镇 11433人、四明山镇 9928人、鹿亭乡 13197人。
*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
五。经济概况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7亿元,增长10.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2亿元,增长10.8%,其中地方级收入33.3亿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亿元,增长8.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7亿元,增长19.2%,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622亿元,增长1.1%,餐饮业零售额17.3亿元,增长21.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5.6∶60.4∶34。2008年,全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3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规模以上销售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114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997元,增长13.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2.3亿元,比年初增加68.6亿元,增长32.1%。
余姚物产丰富,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农林牧副渔各业齐会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被国家授予“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榨菜之乡”、“中国茭白之乡”、“中国蜜梨之乡”和“中国红枫之乡”称号。近年来,余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市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已形成蔬菜、竹笋、茶叶、果品、畜禽、水产六大农产品商品基地,涌现了“瀑布仙茗”、“舜水蜜梨”、“国泰榨菜”、“铜钱桥榨菜”、“明凤甲鱼”等名牌农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直跻身于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列。余姚的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较为扎实,有“塑料王国、模具之乡”之称。工业经济以仪表、电子、塑料、化工、轻纺、机械、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为基础,机电仪一体化、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同时以制笔、按键、灯具、汽车配件、水暖设备、电动工具、打火机、消防器材、不锈钢制造等行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遍及全市各地。近年来,余姚名牌产品迭出,涌现了帅康、玉立吸油烟机、富达吸尘器、舜大全价饲料等中国名牌产品。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驰名商标76件、省着名商标41件、宁波市知名商标14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在2008年全国县域商标发展TOP100“名单中列第17位。
余姚也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市之一。依托全国最大的塑料交易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这里已成功地举办了十届中国塑料博览会(1999年——2008年)、中国小家电博览会、中国裘皮服装节、中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全国电动工具展览会等大型经贸展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对外开放和余姚经济的发展。这里还有全国闻名的中国轻工模具城、中国裘皮城和在建全国最大的中国有色金属城等。这些市场共同构建了余姚这个全国商贸大市。2008年余姚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的排行榜中名列41位,居全国县级城市第4位。
全国专业市场:
中国塑料城(余姚)、中国轻工模具城(余姚)、中国裘皮城(余姚)、中国有色金属材料城(余姚)、梁弄灯具城(余姚)、
荣誉
余姚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分别位居全国第18位和第9位。余姚不仅是全国经济实力百强县(市),同时还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文化模范(县)市和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浙江省十强县(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
余姚”三城“
中国塑料城
中国塑料城是一个集塑料原料(配料)、塑料制品、塑料机械的加工、交易以及信息交流、展览展销、技术开发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多功能、广辐射的全国性塑料专业市场。
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
中国轻工(余姚)模具城位于余姚市区北侧,是一个集模具制造加工、模具设计研发、模具技术培训、模具信息服务和模具材料设备交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模具工业园区。
浙江远东工业城
远东工业城是台商(台湾玩具同业公会部分成员)独资的成片开发项目,位于浙江省余姚经济开发区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