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
行政地名: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 | 行政隶属:云霄县 | 行政代码:350622101 |
长途区号:0596 | 邮编代码:363000 | 车牌号头:闽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6万人 | 人口密度:4045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89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相传宋代陈景肃族人到此围埭造田并定居,称“陈埭”,“埭”与“岱”字音相近,后逐渐演变为“陈岱”。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陈岱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陈岱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陈岱镇位于云霄县东南部,陈岱镇人民政府驻地岱东村。距县政府19.4千米。辖18个行政村。漳诏高速公路、324国道、省道双东公路过境。礁美村有汽轮停泊码头和对台贸易接待站。海岸线长21.5千米。向东水渠壶境。礁美、白礁盛产海盐。境内有“东山战斗”烈士墓,古迹有新圩村临海处的莲花庵。
-辖区代码
[代码]350622101:~201白礁村 ~202竹港村 ~203峰外村 ~204岱东村 ~205岱南村 ~206岱北村 ~207岱山村 ~208礁美村 ~209石前村 ~210坑内村 ~211下曾村 ~212前江村 ~213中江村 ~214后江村 ~215双岭村 ~216董塘村 ~217大山顶村 ~218呈安村-历史沿革
清嘉庆年间属云霄厅。1944年属岱屿镇,1958年置海峰公社,1961年析置陈岱公社,1984年改镇。1997年,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6万,辖岱东、岱南、岱北、岱山、呈安、大山顶、董塘、双岭、石前、坑内、礁美、下曾、前江、后江、中江、峰外、竹港、白礁18个村委会。-发展历程
民国时期,属岱屿镇,办公在陈岱祠堂,面积22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初,属第三区,仍利用原祠堂作为办公场所。1959年创办云霄第二中学,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61年改海峰公社为陈岱公社,1962年建石木结构楼房900平方米。后陆续建成卫生院、供销社、农贸市场、粮站、油厂、车站、派出所、法庭等15个单位楼房。70~80年代不断改建扩建,1989年,新建1座3层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2090平方米的镇政府办公楼,镇周围农民建新房3800平方米。到1996年改扩建镇政府办公楼为4层,建筑面积增至2990平方米,镇属单位共扩建办公楼1.2万平方米,扩大增建陈岱农贸市场至7000平方米,绿化面积750平方米,新建民房1.85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
文化资源
陈岱镇位于福建省东南,属云霄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于这一实际,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入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陈岱具有开漳文化、氏族文化、海洋文化、土楼文化、侨台文化的鲜明特色、名人故居、楼台亭阁、人楼居民、桥梁渠道等错落其间。民间剧团,器乐演奏、潮州大锣鼓等技艺精湛的民间艺术形式遍布各村。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群众艺术,为全镇开展文化村活动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对民俗文化、人文古迹的挖掘和整合,以开展特色文化为切入点,促进“五通五进”,(通水、通路、通电、通邮、通广电以及政策法律进村、科学技术进村,法制教育进村),推动了全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文化活动
为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塑造集镇形象,以文化凝聚人心。陈岱镇重视文化投资,抓好特色文化载体,传播先进文化,如阅报栏、信息栏、文化橱窗、图片展览、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中心。镇政府建有一座宣传文化中心,三层楼,面积800平方,设有文化室、阅览室、广播室、娱乐室、支持校和电视转播站。同时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结合各村特点,组织内容各调清新又为群众喜闻乐风的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先进文化进村入户、入眼入耳入心。
近年来,陈岱镇各项节庆活动文艺演出好戏连台;潮乐演奏等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优秀潮剧演员和青年歌手不断涌现,如陈才妹参加县声乐比赛获一等奖,陈龙珠一家参加县“家家乐”晚会获二等奖……实践证明,抓好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一系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是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有效手段,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历史沿革:
清嘉庆年间属云霄厅,1944年属岱屿镇,1958年4月设陈岱乡,1964年11月成立陈岱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为陈岱镇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