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
行政地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 | 行政隶属:南靖县 | 行政代码:350627105 |
长途区号:0596 | 邮编代码:363000 | 车牌号头:闽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 | 人口密度: |
辖区面积:146.9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境内有乐土溪、古坑溪合流林雅溪,再与高才溪交会。古称会溪,后取谐音“和溪”。
2022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和溪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和溪镇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和溪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2007年1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和溪镇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和溪镇位居九龙江西溪源头的闽西南结合部,与龙岩、漳平、华安三县(市)毗邻,319国道、漳龙高速公路、龙厦铁路等穿境而过,是农村集市贸易的集散地,边贸历史长达600多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9万人,辖区面积14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2.4万亩,属典型亚热带气候,年均温度20摄氏度,年降水量1850毫米,平均海拔460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镇连续八届十六年被评为省级文明镇,是“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先进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和溪镇拥有我国现存最小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乐土亚热带雨林。森林面积仅0.22平方公里,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的原始植物群落,也是厦门大学生物科学院的科研基地。拥有历史悠久、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窗口之一——慈济行宫,宫内奉祀的保生大帝神像是海峡两岸仅存的两尊宋元时期雕刻的保重大帝金身神像之一,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和溪镇拥有丰富的优质天然温泉资源,盛产茶叶、花卉、药材(巴戟天、七叶胆)、毛竹等特色产品。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6000亩,茶叶加工厂38家,年创产值4000多万元,现拥有“茶农世家”、“润玉”、“天露”、“溢芳”等注册商标。被称为“南方小人参”之称的名贵药材巴戟天1500亩;七叶胆2500亩,加工厂14家,其产品远销台湾及东南亚地区;花卉1500亩(主要有兰花、杜鹃花、海枣、桂花、茶花、花棕、非洲茉莉等)。和溪镇认真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己拥有禾祥硅厂、顺顺纸板、福财纸业、万家和石业、和溪电业、海和电厂、佳纶工艺品、禾丰铸造等8家规模企业。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
麟埜乡工农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原为麟埜社林氏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清同治和民国时期重修,现存建筑保持清中后期的风格。祠堂为二
乐土龙湖祠
乐土龙湖祠位于南靖县和溪镇乐土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扩建。坐北朝南,由前后两进带两厢组成。前设天院,以围墙围合,西南向设门楼,
聚斯堂
聚斯堂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林坂村简介:和溪林氏大宗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始建,清、民国多次维修。两进双护厝建筑,建筑面积292.49平方米。主体建筑单檐悬山顶
历史沿革:
明代,属永丰里。
清代,属居仁里和溪总(斗米属金山下总)。
民国初,与永溪、月水合称永源区。
1928年,改属龙山区。
1935年,龙山区改称第二区,和溪设联保办事处。
1943年,废联保改称和溪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金山乡合为第四区。
1955年,与奎洋乡合为第八区。
1958年成立和溪人民公社,1984年改和溪乡,1992年改和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