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鲊埠回族乡

行政地名: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鲊埠回族乡 行政隶属:桃江县 行政代码:430922208
长途区号:0737 邮编代码:413000 车牌号头:湘H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2.18万人 人口密度:约37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581.88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

明清时期,大批鱼商在此处资江河畔制作鲜鱼,并形成了鱼市、鱼埠,故名鲊埠。

基本介绍:

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桃江县境内的资江北岸,东邻栗山河乡、三堂街镇,南邻资江,与大栗港镇隔河相望,西邻武潭镇、罗家坪乡,北与汉寿县丰家铺乡接壤,环抱千年古镇——鲊埠街,桃江二中座落其隅。乡政府驻地车门街,距县城55公里处。全乡总面积58545亩,其中耕地14770亩(水田13210亩,旱地1560亩),山地58320亩,森林面积30052亩。地处资江中游,资水流经黄金石、筑基仑、陶公庙等三个村和鲊埠居委会。全长东西跨度4公里,南北横贯10公里,地形呈三山夹两盆形状,境内三条大山脉由南向北连绵不断,山脉之间段口开阔,属丘陵地带。辖18个村和鲊埠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897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012人。

鲊埠回族乡回、汉两族长期间居,自建乡以来,两族人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在这块4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绘制着鲊埠的美好蓝图。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找准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手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手抓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鲊埠各项事业在全面发展中更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1999年开始对瓦鲊公路进行硬化,争取各级支持和群众集资共200多万元。全乡境内有县级公路8公里,乡级公路24公里,村组之间已形成了公路网。1995年全乡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通了全乡程控电话,成为了全县最早实现村村通电话的乡镇。1985年以来,全乡发动多方集资,筹资硬化或修缮了集镇路面,集镇设施基本配套,并已制定了集镇建设十年规划。一个以鲊埠街、江家坝、花园台、乡政府周边为中心,以瓦鲊公路为辐射线的新型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民营企业蓬勃兴起,至今,全乡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已达146家,其中乡办企业2家,私营企业144家,从业人数达3000多人,固定资产达到8460多万元,实现产值16500多万元。特别是新扶持的竹制品厂、木胶板厂、装饰材料厂与食品加工厂等几十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使鲊埠成为了江南地区新的木胶板和砖瓦生产基地。

民族教育事业突现生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升学率达100%,中学毕业率达96%。

现在,一个稳定、发展的鲊埠回族乡满怀信心阔步踏入了二十一世纪。

李朝柏公墓

李朝柏公墓地址:桃江县鲊埠回族乡车门村时代:明类型:古墓葬保护范围:以墓葬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之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1

詹氏宗祠

詹氏宗祠地址:桃江县鲊埠回族乡筑基仑村时代:民国类型:古建筑保护范围:以围墙为中心四向各延伸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外四向各延伸50米公布日期:桃政发【2011】14号2011年8月

历史沿革:

清朝,属益阳县五里。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立益阳县鲊埠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至1950年,属益阳县碧螺乡。

1951年9月,属桃江县的武鲊镇和车门塅等乡。

1953年,属桃江县的武鲊镇及车门塅、颜溪等乡。

1958年,人民公社化,属桃江县跃进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属武潭人民公社。

1961年,成立鲊埠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成立鲊埠回族乡。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