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三都镇

行政地名: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三都镇 行政隶属:铜鼓县 行政代码:360926104
长途区号:0795 邮编代码:336000 车牌号头:赣C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6万人 人口密度:约75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212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清乾隆时属义宁州上武乡二十三都,该地为第三都,惯称三都,故名。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三都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三都镇位于铜鼓县东部,总面积25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5万人,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公里。东邻宜丰县,西接湖南浏阳市,南接万载,北靠修水,与江西、湖南长沙不到200公里。

三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拥有林地28万亩,森林蓄积量180万立方米,毛竹立积量260万根,山多林茂是三都的特色,境内山势陡峭,溪涧纵横,水能资源极为充足,可开发利用价值极高,三都还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资源,据江西省地矿局探明,储量达700万吨,且纯度高,AI2O3高达36%,达到制造高度纸标准。

三都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客家传统习俗氛围浓厚,客家风土人情深厚,客家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境内属中热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9℃,一月均温4.5℃,七月均温27.3℃,由于自然气候条件优越,造就了景色香美的三都。山川奇丽,碧水长流,浑然一幅天然山水画,境内的“七重门”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四季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山中怪石林立,峰峦陡峭,山道狭窄处仅能容脚,地势险要,以形成七处奇险天隘而得名。三都“大连山”其形状貌似莲花,身临其境,古木参天,天然溶洞奇特,佛教高僧马祖,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曾在此结茅为庵,参悟禅道四年,随后修建的福寿寺,已成为千年古刹,至今香火绵延。

历史沿革:

清属义宁州上武乡二十三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三都为吉星乡,西向为贵德乡。

1930年为第九区。

1932年划为第二区,区下设保联。

1938年废保联改为区、乡、保甲制,三都设乡为第一区管辖,1946年三都、西向合并恢复吉星乡。

1948年改三都乡。

1949年初为第四区人民政府三都、东山、理溪、合源、东浒等5个小乡,1950年改称三都区人民政府,1956年农业合作化撤区并乡,属三都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三都、西乡合并为高峰公社,1959年5月两个公社分开,建立三都公社,1960年10月再次合并,次年分开,1968年冬扩社并队又合并,1970年10月再次分开,1984年撤社建乡,1995年6月撤乡建镇。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