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
行政地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珠珊镇 | 行政隶属:渝水区 | 行政代码:360502105 |
长途区号:0790 | 邮编代码:338000 | 车牌号头:赣K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6万人 | 人口密度:689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66.8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因珠珊镇人民政府驻地珠珊村,珠珊系珍贵之物,以此处山川秀丽,水足田肥,堪称富饶之乡的寓意得名。且属镇级行政区划单位,故名珠珊镇。
2022年3月,珠珊镇被确定入选2021-2023年新余市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2014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珠珊镇第七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珠珊镇地处袁河南岸,与城区隔(袁)河相望,东临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南接江南最大钢铁企业新钢公司,北接新余城区、新余电厂、江西二化等大中型企业。全镇总人口33000人,总面积6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19亩,山地面积39300亩。全镇所辖15个村委会,108个自然村。珠珊耕地区属平原地形,山林区属低丘陵地形。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403毫米。珠珊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紧临市区,已部分纳入了城区规划,吉(安)新(余)公路、天工大道都从南北方面纵贯交汇而过,市区有三座大桥(袁河大桥、渝洲大桥、天工大桥)跨袁河进入珠珊。珠珊通赣粤高速不到20公里,通沪瑞高速仅4公里,待建的武吉高速在镇内通过,通新余火车站仅2公里,珠珊镇已村村通水泥公路,与城区构成了“十五分钟经济圈”。
珠珊镇以决战工业4个亿为战略目标,紧紧依托地处城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靠近省属大型厂矿企业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技术优势,倾力打造工业平台,全力发展重镇经济,已形成了以钢铁加工、金属制品、纺织制衣为主的工业基地。特别是该镇板桥工业平台,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吉新公路和天工大道边境线沿平台交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完备,招商态势良好,目前有夏威夷科新工贸公司、峰泰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落户其中。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该镇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该镇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百强乡镇。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横板桥村。建筑原为清代民居。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组建于1937年9月,是全国抗敌慰问总会上海分会会长何香凝派其秘书胡兰畦与上海青年会劳工夜校成立的
斜里遗址
斜里遗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洋津村斜里村。为夏代台地型聚落址。1992年发现,出土直内--和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等遗物。出土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簋、罐、鬲足及泥质挂黑衣陶片,以
历史沿革:
1949年7月14日新余县解放后,设洋津区洋津乡、水口乡、潭口乡、塘下乡。
1952年改设为洋津区洋津、珠珊、石山、柏家、白沙、夏莲、周宇、黄虎、八百桥、炉下、划江乡。
1956年撤区并乡,设立珠珊乡,1958年,撤乡设社,设立珠珊人民公社。
1960年9月撤县设市。
1961年11月,设立珠珊区,辖珠珊、夏莲、划江、良山、白沙、塘下公社。
1963年7月,撤市复县,撤销珠珊区,公社复归新余县。
1983年12月,撤社改乡,珠珊公社改设珠珊乡。
1995年7月,改设珠珊镇。
得名后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