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村镇

行政地名: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村镇 行政隶属:威县 行政代码:130533110
长途区号:0319 邮编代码:054000 车牌号头:冀E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3.2万人 人口密度:约529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60.5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前安仁村 130533110220 地名由来: 原名南辛庄,也称五虎辛庄,明朝,威县知县到该村巡访,见社会秩序安定,村民安分守己,故送名安仁村。土改时,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前安仁。 前安仁村位于威县...【详细】
前南寺庄村 130533110230 地名由来: 据传,明朝后期,山东潍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北有三教寺,故名南寺庄。1961年分为前、中、后南寺庄。 前南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共有1725人420户,...【详细】
北亭上村 130533110229 地名由来: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当时村边有一条小河,为使河水不泛滥成灾,在河边修一镇河亭,后简称亭上。1982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更名北亭上。 北亭...【详细】
东安仁村 130533110219 地名由来: 原名南辛庄,也称五虎辛庄,明朝,威县知县到该村巡访,见社会秩序安定,村民安分守己,故送名安仁村。土改时,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前安仁。 东安仁村位于威县...【详细】
东张岛村 130533110228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时从地下挖出一只小船,故取村名张舠,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张舠。 东张舠共有482人,135户,4个村民小组,28名党...【详细】
中安仁村 130533110218 地名由来: 原名南辛庄,也称五虎辛庄,明朝,威县知县到该村巡访,见社会秩序安定,村民安分守己,故送名安仁村。土改时,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前安仁。 中安仁村位于威县...【详细】
中张岛村 130533110227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时从地下挖出一只小船,故取村名张舠,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张舠。 中张舠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详细】
西安仁村 130533110217 地名由来: 原名南辛庄,也称五虎辛庄,明朝,威县知县到该村巡访,见社会秩序安定,村民安分守己,故送名安仁村。土改时,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前安仁。 西安仁村位于威县...【详细】
西张岛村 130533110226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定居,建村时从地下挖出一只小船,故取村名张舠,1961年按方位分为东、中、西张舠。 西张舠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详细】
北辛庄村 130533110216 地名由来: 据传,该村建于明朝。韩姓、李姓首居此地,臧姓较晚,但发展很快,取村名臧家庄。因距南辛庄(今安仁村)较近,在其北侧,又改名为北辛庄。 北辛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详细】
孙尹庄村 130533110225 地名由来: 明成化十六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孙、尹二姓至此建村,以姓氏取村名孙尹庄。 孙尹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176户,713人,耕地1321亩。以传统农业种植...【详细】
东范家庄村 130533110215 地名由来: 明初,窑民至此烧砖瓦定居,因当时村西北有一马母庙,故村名为南马母庙村。后因范氏兴旺,改名范家庄,冠以方位称东范家庄。 东范家庄村是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赵村镇...【详细】
东寺庄村 130533110224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该村有丁、曹、黄、寇四大姓居住,故名四庄村。后在村西南建一三教寺,遂改村名寺庄,后分为东、西、北、前寺庄。 东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详细】
西徐家庄村 130533110214 西徐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171户,661人,耕地1608亩。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有玉米、小麦。 西徐家庄村与东范家庄村、北徐家庄村、东徐家庄村、北辛庄村、南...【详细】
北寺庄村 130533110223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该村有丁、曹、黄、寇四大姓居住,故名四庄村。后在村西南建一三教寺,遂改村名寺庄,后分为东、西、北、前寺庄。 北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详细】
北徐家庄村 130533110213 北徐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137户,532人,耕地1521亩。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有玉米、小麦。 北徐家庄村与东徐家庄村、西徐家庄村、东范家庄村、南徐家庄村、...【详细】
西寺庄村 130533110222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该村有丁、曹、黄、寇四大姓居住,故名四庄村。后在村西南建一三教寺,遂改村名寺庄,后分为东、西、北、前寺庄。 西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详细】
东徐家庄村 130533110212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徐京忠至此定居,后徐姓发展为大户,取“人丁之兴旺、村民知礼让”之意,改村名为兴让村。清初,徐姓居全村绝对多数,又改村名徐家庄。...【详细】
后南寺庄村 130533110232 后南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共有641人,173户,4个村民小组,25名党员,总耕地1152亩,主导产业是棉花,已全部流转给河北艾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村民便民服...【详细】
中南寺庄村 130533110231 地名由来: 据传,明朝后期,山东潍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北有三教寺,故名南寺庄。1961年分为前、中、后南寺庄。 中南寺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55户,235人,...【详细】
前寺庄村 130533110221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该村有丁、曹、黄、寇四大姓居住,故名四庄村。后在村西南建一三教寺,遂改村名寺庄,后分为东、西、北、前寺庄。 2022年6月,前寺庄村被认定为2022年度...【详细】
南徐家庄村 130533110211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徐京忠至此定居,后徐姓发展为大户,取“人丁之兴旺、村民知礼让”之意,改村名为兴让村。清初,徐姓居全村绝对多数,又改村名徐家庄。...【详细】
东赵村 130533110210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1961年分为后、中、东、前赵村。 东赵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181户,693人,耕地1...【详细】
中赵村 130533110209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1961年分为后、中、东、前赵村。 中赵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3公里,全村409户,1491人,耕地...【详细】
后赵村 130533110208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1961年分为后、中、东、前赵村。 后赵村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0公里,全村340户,1267人,耕地...【详细】
宏曲村 130533110207 地名由来: 据传,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此地有弯弯曲曲的小河,故取村名宏曲。 宏曲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0公里,全村413户,1486人,耕地3342亩。以传...【详细】
西贤塔村 130533110206 地名由来: 据传,隋炀帝时,村北有一座塔,陈姓首居此地,历代出文人贤士,故取村名陈贤塔。1961年分为东、西贤塔。 西贤塔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0公里,全村315户,1...【详细】
东贤塔村 130533110205 地名由来: 据传,隋炀帝时,村北有一座塔,陈姓首居此地,历代出文人贤士,故取村名陈贤塔。1961年分为东、西贤塔。 东贤塔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1公里,全村254户,1...【详细】
田庄村 130533110204 地名由来: 明万历年间,宏曲一田姓村民在此种菜园居住,渐成村落,以姓氏取村名田庄。 2021年2月,田庄村入选邢台市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田庄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详细】
郭田庄村 130533110203 地名由来: 明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县迁民张姓至此建村,后小张山郭姓大财主在此种地,取村名郭家庄,民国36年,因与田庄相邻,常在一起搞群众运动,后定名郭田庄。 郭田庄村位于...【详细】
大张山村 130533110202 地名由来: 据传,汉朝刘秀曾在此地组织人们抵抗王莽,命村名为大张策。该村有吕姓富户,想修行成仙,考虑修仙必在山上,就把大张策改为大张山。 2021年2月,大张山村入选邢台市...【详细】
前赵村 130533110201 地名由来: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1961年分为后、中、东、前赵村。 前赵村村位于威县城北,距离威县县城30公里,全村454户,1714人,耕地...【详细】

地名由来:因镇政府原驻地为赵村而得名。初名赵祖村。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赵姓较多,取村名赵村。

2021年2月,赵村镇入选邢台市2018—2020年度市级文明村镇名单。

威县辖乡。1953年置赵村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大张山、东陈贤塔、西陈贤塔、宏曲、田庄、郭田庄、北辛庄、西安仁、中安仁、东安仁、前安仁、后赵村、东赵村、中赵村、前赵村、北亭上、东张舫、中张舫、西张舫、孙尹庄、东范家庄、南徐家庄、东徐家庄、西徐家庄、北徐家庄、前南寺庄、中南寺庄、后南寺庄、东寺庄、西南寺庄、西寺庄、北寺庄、前寺庄32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商贸、运输、建筑、建材、橡胶、皮革、屠宰等业。农业主产小麦、棉花。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