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龙高镇
行政地名: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龙高镇 | 行政隶属:彬州市 | 行政代码:610482103 |
长途区号:029 | 邮编代码:712000 | 车牌号头:陕D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8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86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于龙马村、高村之间设乡,取二村首字得名龙高。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龙高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龙高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龙高肇自于周代先祖,距今己有3600多年。自公刘避桀居豳,至太王古公亶父迁岐,历十一世,300多年。风存《诗经》,事记《左传》、《史记》。夏称豳国,商称西极,秦、晋时称豳亭,汉时称豳乡,唐、宋、明时称公刘乡,元时称公刘里,清、民国初称笃圣里,民国二十二年称龙高联保,民国二十九年称龙高乡,建国前,初称龙高区,1962年称龙高公社,1984年称龙高乡,1998年撤乡设龙高镇。龙高镇位于彬县东部,泾河流域中游,距彬县县城37公里。北接旬邑,东靠淳化,南临永寿,是一个典型的鸡鸣四县、物流集散中心重镇。地处北纬34○14',东经108○20',海拔高度为715—1200米,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大陆性温暖带气侯。彬旬公路、泾豳古道穿境而过,南陵沟将全镇分割为东、西两咀,成为一个不规则的“人”字版图。辖16个村,9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17000人,耕地面积4.2万亩。镇驻地面积0.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4500人,每旬一、四、七日为-日,镇平均服务半径为14公里。2002年被评为国家苹果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教育强镇。
龙高镇是周先祖公刘至太王十余代人立国奠基之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周代开创帝业、纂编志乘的源地,是中华民族定居农业肇始、形成、成熟的地方,在古代农业、冶铁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民风淳朴笃厚,至今,传统农业社会那种历史的、醇厚的联合国好风习仍然存在。陶复陶穴(土窑洞)而居,风寒塞户,肃霜授衣;安于耕桑,发展生产,重视根本。时盛德化,《二南》、《关睢》陶冶情操。俗尚勤俭,仁爱宽厚,人朴易理。业尚播种,野无惰民,岁有高廩。礼崇谦恭,敬老爱幼,笃淳礼让。士勤诗书,名贤绩萃。岁时令节,荐献祭扫,馈遗拜贺,实同“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斛,万寿无疆”。
龙高镇自然资源丰富,富含硒、铁、钙等元素的龙泉水,产出了醇厚绵甜、纯净透亮、余香悠长的彬洲王酒。农业生产发达,在农业综合开发中被国家授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果业产业发展迅速,是绿色苹果无公害生产基地。生态立镇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及彬县粮、果、林生态经济区。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境内有“豳公”公刘墓,佛教的云阳寺古迹;.
历史沿革:
龙高肇自于周代先祖,已有3600多年历史。
自公刘避桀居豳,至太王古公亶父迁岐,历十一世,300多年。
夏称豳国。
商称西极。
秦、晋时称豳亭。
汉时称豳乡。
唐、宋、明时称公刘乡。
元时称公刘里。
清初称笃圣里。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龙高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设龙高乡。
1962年,成立龙高公社。
1984年,改设为龙高乡。
1998年,撤乡设龙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