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
行政地名: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塘湖镇 | 行政隶属:通城县 | 行政代码:421222102 |
长途区号:0715 | 邮编代码:437000 | 车牌号头:鄂L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3.8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8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108.4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明朝监察御史刘塘湖的家乡塘湖社区得名。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之塘湖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明朝监察御史刘塘湖的家乡塘湖社区得名。
塘湖镇位于通城县东南部,地处鄂赣边陲,东与江西修水全丰乡交界,北与崇阳高枧乡毗邻,西南与本县的麦市镇、关刀镇接壤,距县城20公里,版土面积108.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38个村民小组,9451户,38805人,拥有耕地面积19828亩,是一个集苏区、山区、边区于一体的革命老区乡镇和资源型工业重镇。塘湖镇境内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灰石、石煤、钒等蕴藏量大,全镇共拥有资源型县、镇、村企业498家,其中国有企业1家,年产值2749万元;镇办骨干企业2个,水泥厂和石灰厂,年产值1700万元,在建材产业中起龙头作用,民营“五小”工业企业呈遍地开花之势。目前已发展到138家,其中大小石灰厂30家,小砖厂20家,小碎石厂40家,小零配件10家,小料(碳)石厂38家。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丰富的山水资源也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全镇建有四个万亩林特基地:万亩板栗、万亩“三木”(杜仲、黄柏、厚朴)药材、万亩楠竹、万亩蚕桑和黄姜;有中小型水库5座,水电站6个,年发电量380万千瓦时,其中年蓄水量1300万立方米的阁璧水库灌溉全镇11个村及关刀镇、沙堆镇等20多个村。
近年来,我们突出优势抓好三大经济,做好四篇文章,变资源重镇为经济强镇:
1. 扩张工业经济,做好资源优化配置文章。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好本镇矿产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镇办水泥厂去年又投入技改资金200万元,实现年产硅酸盐水泥325#8.8万吨;镇办石灰厂,今年投资50万元新上一条纯灰生产线,年产石灰和精灰1.8万吨,实现石灰的深加工和远销增值;为了综合利用碳渣废料,又投资46万元新上一条灰渣砖生产线,实现年产灰渣砖1800万块。在盘大盘强盘活两个镇办骨干企业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发展民营企业,引导民营企业“百家争鸣”。建材业的强势发展,拉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运输业、营销业、餐饮服务业、建筑业分别发展到500户、200户、400户,500户,消化劳力3000余人,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变农为工”的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格局。目前,“龙印”牌水泥、石灰和灰渣砖因产品质量过硬,市场拓展到邻县崇阳、江西修水、湖南平江等地。
刘塘湖,刘绣衣,名仕昌,字时亨,号塘湖。生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刘绣衣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庚子科举人,甲辰(公元1424年)科进士,登刑部宽榜,授陕西道监察史,升任浙江副使。于明永卒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
通城黄家祠堂
通城县苏维埃驻地——黄家祠堂。黄家祠堂在塘湖镇荻田村。1931年2月,在此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0人,正式选举产生“通城县苏维埃”。此后,黄家祠堂遂成为县苏维埃驻地,一直到193
白水岩革命烈士纪念碑
是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保卫、建设黄袍山苏区而牺牲的红军烈士,于1981年修建的。白水岩在塘湖镇黄袍,自然景观——白水岩百丈瀑布十分壮观,与烈士纪念碑相映生辉。
历史沿革:
1956年2月—1966年5月,辖区内设黄袍乡、塘湖乡和麦市乡(部分),隶属于麦市区。
1966年5月—1975年1月,辖区内设黄袍公社、塘湖公社、李垠公社(部分)和麦市公社(部分),隶属于麦市区。
1975年1月—1984年2月,辖区内设黄袍公社和塘湖公社,隶属于麦市区。
1984年2月—1987年9月,辖区内设黄袍乡、塘湖乡和凉亭乡,隶属于麦市区。
1987年9月,黄袍、塘湖两乡合并,建立黄袍镇。
1991年2月,分黄袍镇为黄袍乡和塘湖镇。
2001年3月,塘湖镇、黄袍乡合并为新塘湖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