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

行政地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 行政隶属:未央区 行政代码:610112006
长途区号:029 邮编代码:710000 车牌号头:陕A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约3.38万人 人口密度:2039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16.58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以办事处原驻地谭家村得名。相传明代在白花村北屯兵,得名谭家寨,1949年后称谭家村。

谭家街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东部,西邻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行政中心北迁新址,东依浐灞河三角洲,是西安浐灞生态区、未央生态科技产业园的核心区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辖区共有10个行政村、4个社区、20余个企事业、驻地单位,面积16.58平方公里,总人口33812人。

谭家人一直具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得优良传统。80年代中期,谭家人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西北第一个亿元乡”名扬省内外。随着城市北扩、行政中心北移、大明宫遗址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为谭家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新一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结合地区实际,以“全力建设城市新生活示范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题,以“经济实力大增强、项目建设大发展、地区环境大改善、人民生活大提高、社会文明大进步”为目标,突出抓市政,快建设、抓项目,促发展,抓环境,提形象、抓民生,保和谐,抓稳定,夯基础,抓党建,增活力。不断推进生态化现代化新谭家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64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街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地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街道先后被省委、省0授予“平安建设示范街道”,被市委、市0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被市0授予“消防工作先进单位”,党工委中心学习组被市委宣传部评为“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街道被团市委授予“西安市优秀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区委、区0评为2009年度综合考评“优秀街道”,位列全区第三名;被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国庆安保先进单位”。

街道按照“区域最美、人居最佳、产业最强”的建街思想,不断提升谭家的整体环境和核心竞争力。浐灞河的大水大绿工程,完成绿化1600余亩,谭家东部以天蓝、水碧、树绿、路宽和夜景靓丽为主要特点的浐灞生态区已初步显现。凤新路、凤城九路、常青二路、渭滨街南延伸线、凤城五路东延伸线、陕西科技大学西侧规划路、新府一路、新府二路、新政一路、新政三路、凤城八路、凤城五路、东二环北延伸线立交街道路网进一步升级,必将促使谭家经济实现更快的发展。

新的机遇,新的发展,谭家将以生态化、现代化的新姿态迈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单位名称: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办事处

办公地址:未央区渭滨街158号

邮政编码:710021

咨询投诉电话:029-87913012

历史沿革:

秦至宋属万年县苑东乡。

明属苑东里。

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苑东社,清末属咸宁县五龙、北辰、白花、午门4仓。

民国二年(1913年),属长安县。

民国十年(1921年),属龙首、渭滨2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龙首乡部分地划归西安市第十一区;龙首乡驻地徐家堡村,渭滨乡驻地草滩街。

1949年6月,设长安县龙首区,驻地庙张村。

7月,撤销龙首区并入渭滨区,分属第三、四、五、六、七乡。

1954年2月,渭滨区改为第七区。

1954年9月,第七区所辖13乡和第八区(三桥)所辖3乡合并,设西安市草滩区,辖16乡。

1955年,调整为11乡,今谭家地区设三乡(驻沟上村)、四乡(驻赵村街)、五乡(驻高铁寨,后迁至张家堡)3乡。

1956年3月,第二乡的伍家堡和第三、四、五乡部分村合并设立谭家乡,驻地潭家村。

1957年4月,属未央区。

1958年8月,改为红色公社,辖25生产大队。

1960年6月,并入草滩公社为管理区。

1962年1月,改为谭家公社,辖19生产大队。

1965年10月,属西安市郊区。

1966年5月,复改为红色公社。

1972年5月,复名谭家公社。

1980年3月,复属未央区。

1984年3月,改设谭家乡,辖19行政村。

1985年2月,将红色村划归张家堡街道。

1987年4月,驻地迁徐家湾村渭滨街今址。

1998年4月,将7村划归徐家湾街道。

2000年3月,撤销谭家乡改设谭家街道;同年6月,将薛家寨村划归徐家湾街道。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