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本庄镇
行政地名: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本庄镇 | 行政隶属:石阡县 | 行政代码:520623101 |
长途区号:0856 | 邮编代码:555100 | 车牌号头:贵D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 | 人口密度: |
辖区面积:487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乐桥王氏家族为商贸之需,择距葛闪渡东岸7.5千米的交通咽喉要地拓荒建庄,囤积货物,因“王”与“亡”谐音不祥,故族人称本家庄子为“本庄”。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本庄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本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本庄镇位于石阡县西部,距县城58千米,处于省道干线上。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487平方千米,辖6个行政村,1个社区。2005年末,全镇人口总户数10352户,40150人,其中:农业人口38449人,非农业人口1701人。耕地总面积2290公顷,其中:1055公顷,土1235公顷。2005年,本庄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镇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攻难克坚,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经济工作任务。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3000万元,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157万元,财政支出2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0万元;年末银行存款余额3575万元,银行贷款余额4746.7万元。农民人均收113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人口出生率为10.4‰。镇党委、政府围绕强农稳镇发展目标,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广农业适用要务,以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全年种植水稻1333.3公顷,玉米1600公顷,植种三板桥至葛商屯100公顷高产油菜示范基地。完成粮食总产量22212吨,油菜籽产量1662吨,完成农业产值6625万元,增长16.8%。坚持以烟兴镇,努力发展烤烟支柱产业。全镇种植烤烟面积383.4公顷,完成产量865吨,增长50.17%,公斤均价达7.35元,产值571.76万元,实现税收102.26万元。实施畜牧业牵动发展战略,结合沼气池建设,加大牧草种植和品种改良力度。全镇种植牧草139.1公顷,新建和改造圈舍611间,引进23头种公猪投放到原23个行政村,省台农公司赠送5头种母猪分发给5户有养殖经验的农户饲养。年末大牲畜存栏数11289头,增长6.2%,出栏2451头,增长9.66%;生猪存栏数34080头,增长0.29%,出栏32296头,增长10%;羊存栏数16510只,增长8.62%,出栏16350只,增长2.25%。完成肉类总产量3802吨,增长8.35%;完成牲畜税费统收31.5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万元。实现畜牧业产值3806万元,增长16.1%。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抓好茶叶产业化建设。全年栽培绿茶146.7公顷,苦丁茶153.3公顷,改造原有绿茶老茶园200公顷。镇政府于4月份组织茶农到遵义地区湄潭县考察学习新、老茶园的管理和培.
历史沿革:
元至元六年至七年(1264—1270年),置葛彰葛商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
明洪武初年,属思州宣慰司。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隶石阡府。
清康熙二年(1663年),废葛彰葛商长官司。
清乾隆七年三月(1742年5月),属江内迎仙里。
民国三年(1914年),为第七区一、二、三、四团。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置本庄联保、乐桥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置庄乐乡。
1953年,分置本庄、沙坝、中心、狮柳、界牌、回龙乡,属本庄区。
1956年本庄、沙坝、中心合并为本庄乡、乐桥、界牌合为乐桥乡。
1958年,改称本庄管理区、狮柳管理区、乐桥管理区、回龙管理区。
1962年,改称本庄公社,狮柳公社、乐桥公社、回龙公社。
1984年,设本庄镇(股级)复称狮柳乡、乐桥乡、白龙乡属本庄区。
1992年7月,合并设置本庄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