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

行政地名: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 行政隶属:阳山县 行政代码:441823105
长途区号:0763 邮编代码:511500 车牌号头:粤R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3.84万人 人口密度:约176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218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

古时该地的水塘边常有犀牛出没,故称犀牛塘。清道光八年(1828)建有七个拱的桥,故改名为七拱,沿用至今。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七拱镇(丝苗米)榜上有名。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七拱镇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丝苗米)。

2020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七拱镇榜上有名(丝苗米)。

2019年7月,七拱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阳山县辖镇。民国时称七拱区,后改第三区。建国初,仍为第三区,1952年改七拱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为县主要侨乡。国道107线和省道1956线纵横过境。辖七拱、新岗、草陂、芙蓉、潭村、和平、联坑、冷饭坑、火岗、塘坪、佳礼、西路、合上13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铸造、电力、建材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蚕桑,特产七拱优质米。繁育优质淡水鱼苗。

学发公祠

学发公祠位于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

历史沿革:

七拱古称犀牛塘,明清年间称通三里,后称通儒乡。

清乾隆年间始设七拱司。

民国三年(1914年),称七拱区。

辖七拱、新圩、杜步、东山、太平、白莲、杨梅等地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称三区。

1952年,改称七区。

1957年,撤区并乡,称七拱乡。

1958年9月,成立七拱公社,辖太平、杜步、新圩、白莲、杨梅等地。

1959年10月,太平、白莲、杨梅、杜步从七拱分出。

1961年,新圩又从七拱公社分出。

1983年11月,撤社改区,称七拱区公所。

1987年,撤区建镇,称七拱镇人民政府。

2004年5月,新圩镇并入七拱镇。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