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龙额镇
行政地名: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龙额镇 | 行政隶属:黎平县 | 行政代码:522631112 |
长途区号:0855 | 邮编代码:557300 | 车牌号头:贵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26万人 | 人口密度:182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124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龙额镇驻地山峦蜿蜒起伏相互连接,像一条巨龙,而村落像建在龙的额头上,故名。
2012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龙额撤乡建镇
黎平县龙额乡位于黎平县城东南部,地外黔桂两省(区)交界处,距县城100公里,距321国道17公里。东与本县水口镇、雷洞乡、广西省三江县同乐乡毗邻,南与本县地坪乡接壤,西接广西省三江县富禄镇,北靠本县肇兴乡地界。黎平南下“两广”的主要通道——黎高公路穿境而过,因此,被称为黎平县的“南大门”。
全乡总面积12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85163.3亩。全乡辖2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8个自然寨,1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068户,总人口22611人,其中侗、苗等少数民族人口2249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9.5%。由于受历史、地理因素的制约,该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是本县六个极贫乡镇之一。
龙额乡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壤类型为红、黄壤。境内平均海拔350米,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属低海拔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000—1500毫升。乡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木薯、马铃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油菜、油茶林、板栗、罗汉果、八角、百合等经济作物,其中油茶林、罗汉果为最多,总油茶林面积3.626万亩,年产茶籽2000多吨,产油300多吨,品质优良,气味芳香,素有“油海之乡”的美称。我乡油茶林面积虽然大,但相对来说产量并不高,因为茶树已老化,为此,我乡从2000年开始对油茶林进行低产改造,规划在10年内全部改造结束。改造后的油茶林产量比改造前提高三倍多。我乡自1997年从广西引进罗汉果种子以来,到目前,全乡已有12个村270户种植罗汉果,种植面积为1290.8亩,已产生经济效益的有607亩,年产果110吨,产值达385万元,规划到2010年发展到9000亩,力争成为“罗汉果”之乡。境内以杉、松、竹、麻栎、含笑等针、阔叶树木为主,矿产主要有硅石矿和金矿,其中硅石矿储量较多,仅古帮村的白岩(地名)硅石矿总储藏量约100万吨,经科学检测二氧化硅含量达99.61%,是龙额乡急待开发的优良矿产资源,年开采量可达10万吨,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
乡内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主要有侗鼓楼群,侗戏,侗、苗芦笙舞,侗族竹杆舞,侗族笛子歌,侗族大歌,侗族踩歌堂(哆耶),“圣母庵堂”等民族文化。境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有“三龙抢宝”、“马尾滩瀑布”和“古帮榕树群”等美丽的自然景点。
(资料来源:网上)
".
历史沿革:
明代、清代,属洪州副司。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为龙额乡。
1950年12月,属六区(水口)。
1952年,划为第七区,区驻地龙额。
1957年,撤区设龙额片。
1958年1月,复置龙额区;同年9月,撤区成立公社。
1961年,复设区。
1984年5月,撤销公社建置,建立龙额乡。
1992年2月,古邦乡、岑岜乡并入龙额乡。
2012年12月,撤销龙额乡,设置龙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