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

行政地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 行政隶属:宾阳县 行政代码:450126100
长途区号:0771 邮编代码:530000 车牌号头:桂A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24.66万人 人口密度:约14254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17.3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因驻芦圩故原名芦圩镇。后沿用宾阳县前身“宾州”之名改为今名。“宾州”因“宾水”得名,意为州内有宾水。“芦圩”原为“卢圩”,指卢姓建圩。

2023年9月,2023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宾州镇位列第63。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宾州镇上榜。

2022年9月,2021中国西部百强镇名单揭晓,宾州镇位列第62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宾州镇榜上有名。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宾州镇人口数量为24.66万人,位列宾阳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宾州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宾州镇位列第398名。

2020年9月,宾州镇上榜2019中国西部百强镇,位列第54位。

2014年7月,宾州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宾州镇隶属宾县管辖。位于县境偏西部,为宾县县城,是哈同公路上的重要城镇。宾州镇地处张广才岭西麓支脉,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宾州河自南而北贯穿城区。全镇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县属主要工商企业集中于镇内,镇办工业有电线厂、工艺美术绣品厂、开关厂等,1990年镇办工业总产值1324万元。城乡接合部有耕地1.3万亩,采用温室、大棚等方式种植蔬菜。交通便捷,客运汽车平均每10分钟往哈尔滨发车1次。全镇共辖5个街道和四季青、红旗、东风3个村。2009年全镇总人口1268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4276人,多数为汉族,满、朝鲜、回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镇政府驻奋斗大街路东。

-历史沿革

宾州镇,原名苇子沟。清初为“八旗围场”边沿。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开始放荒,人烟渐多。翌年,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委派界官,驻苇子沟,管理地方。清廷批准设置宾州厅后,1881年9月(清光绪七年八月),于苇子沟开始修筑宾州城垣、衙署。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宾州城已初具规模,修筑了土城墙,挖有护城壕,城内有东西大街一条。苇子沟河(今宾州河)穿城而过。随着府县建制的变更,宾州城从清末到民初先后为厅治、府城和县城。清末民初设置宾增区,管辖宾州城。1915年后,改为第一区,设城厢保。东北沦陷后,初为城厢保,后改为宾州街。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城厢区,1949年6月改为第一区。1955年8月,改为宾州镇。1958年9月,改称宾州镇公社。1964年9月,将城郊农村划出,成立新立人民公社。1980年1月,恢复宾州镇称谓。

宾州南桥

宾州南桥位于宾阳县宾州镇南街与三联街交接处,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宾州南街北端的南桥,它是宾阳县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南桥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位于街北却叫

历史沿革:

1959年6月从先锋人民公社分出成立芦圩公社。

1960年2月析出芦圩镇,同年7月芦圩公社并入马兰公社。

1961年复分出为芦圩公社。

1962年9月马兰公社并入,改为芦圩区。

1968年9月改芦圩公社。

1984年8月改芦圩乡。

1993年改芦圩镇。

2003年3月宾州镇、新宾镇并入。

2005年7月河田乡并入。

2009年11月改为宾州镇,沿用至今。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