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中坝街道

行政地名: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中坝街道 行政隶属:江油市 行政代码:510781006
长途区号:0816 邮编代码:621000 车牌号头:川B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中坝街道,因其地形如船,两面临水,中为坝而得名。

2021年10月,中坝街道被评选为2020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

中坝街道,原名双流场。涪江、昌明河从东西两侧流过,是为名。又因其形如船,两面临水,中为坝,故名“中坝”。历来为工商云集之埠、人文荟萃之地,属四川四大“名镇”之一,是川西北的重镇,素有“小成都”之美称。

地理位置和气候

中坝镇位于江油市委、市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涪江上游和四川盆地西北部,东距宝成铁路2公里,南距绵阳市41公里,距成都市170公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

历史沿革及人口状况

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朝。清乾隆年间为原江油县第三甲管区。民国2年设中坝场团防局,代理行政事务维持地方治安并兼管商务。民国14年改中坝场为中坝镇。1935年红军北上抗日途经江油,建立中坝镇苏维埃政府。红军西进转移后中坝镇改设联保办事处。1949年12月22日江油解放,成立中坝镇军事管制委员会。1950年3月改为“第三区人民政府”,辖19保。1951年5月,江油县人民政府由武都迁中坝,改为城关镇。1954年改名城关区。1955年城关区改为城关镇,下辖10个居委会。1958年江油、彰明两县合并。彰明县的太平场、三合场并入城关镇,下辖10个居委会。1981年复名为中坝,1985年金轮乡撤消,合并到中坝镇。该镇现辖27个街道居委会,6个村委会,27个村民小组。其中:非农业人口66800人,农业人口8200人。主要为汉族,也有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自然资源

中坝镇位于涪江冲积坝地之上,地势平坦,沟渠纵横,土壤深厚肥沃。涪江、昌明河经流量丰富,地下水也充裕,利于工业、农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本镇年降雨量1100-1300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常年日照1362小时,宜种面广,特别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历史沿革:

中坝街道境域始建于元代时期,兴盛于明朝时期。

清朝乾隆年间,属江油县第三甲。

雍正九年(1731年),设中坝巡检司。

民国二年(1913年),设中坝场团防局。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坝场改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设中坝镇苏维埃政府。

1949年12月,设中坝镇军事管制委员会。

1950年3月,属江油县第三区。

1951年5月,江油县人民政府由武都迁驻中坝,设城关镇。

1954年,改城关区。

1955年,改城关镇。

1958年,彰明县太平、三合2场并入城关镇。

1981年,更名中坝镇。

1985年,金轮乡并入。

2018年7月,撤镇设街道。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