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

行政地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 行政隶属:武宁县 行政代码:360423106
长途区号:0792 邮编代码:332000 车牌号头:赣G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2.35万人 人口密度:156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150.83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张氏由修水迁此建有石门框楼房得名。

2016年8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石门楼镇第九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石门楼镇位于江西省武宁县西南边陲,地处武宁县、修水县、靖安县三县边界,全镇区域面积16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66个村民小组,5222户,总人口21695人。

石门楼原名桐树庄。据谱牒考证,元大德年间(公元1300年左右),石渡熊寿孙携家迁入石门与银炉交界处的熊氏田庄。尔后,熊寿孙亲手载了两株桐树,遂为其庄名。熊寿孙四世孙熊余贵、字和美于元至正四年招修水箔竹的裁缝张孟发、字秀卿为婿。张孟发便是石门张姓的始祖,其四世孙张虞瑚、字朴素,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80—1485)迁往吴家门首(今湾里)。约经20年的艰苦劳作,家境日趋富庶,明正德年间(约公元1510年左右)琢石为其门楼,建造了石门第一栋高大恢宏的楼房。此后,乡人称去他家为去石门楼。随着时间的推移,天长日久的称谓,石门楼便由小地名演变成了大地名,这便是石门楼地名的来历。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左右,石门名孺张听涛的学生,修水宦孺万承风奉师命作命题文章《石门记》,这篇以石门名而移经据典、文采风流飘逸的《石门记》问世后,武宁的石门楼便声名远播,名入典志,遂成九岭山峡谷腹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历史沿革

据历史记载,自唐、宋以来至民国19年(公元1930年)石门地区的行政区划是:顺义乡的三十六都和三十七都的一部分,上南乡的三十九都和四十一都。民国19年乡改为区,石门楼属武宁第三区,区工所设在石门街。民国24年(公元1935年)设立联保制到区一级,石门楼为第三联保,所辖地域相当于现在的石门楼、罗溪、清江及石渡的大部分。民国37年(公元1948年)撤区分乡,石门地区分为泷溪乡和石门乡。1951年武宁县人民政府设立第九区,辖区为现石门楼、罗溪。1952年,罗溪分出为十区,石门为九区。1955年第九区改名为石门区,1958年撤区改乡,石门乡人委又叫石门公社。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1981年革命委员会被管委会取代,1984年石门人民公社改名为石门乡。同年8月15日改名为石门楼乡。1993年3月28日撤乡建镇,更名为石门楼镇。

-

地理气候

石门楼镇位于武宁县西南部53公里,东经114°51′,北纬28°58′,东毗靖安县观庄、罗湾、中源;西南与修水县黄沙港、黄坳接壤,西北界连本县清江、罗溪两乡,总面积167.299平方公里,素有“鸡犬闻三县,风烟望八乡”之称。

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垄丘网布,村落满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自然形成黄狮、竹港、泷溪三大水系。黄狮港发源于狮尾洞,与大湖塘、灌口里汇于三港口,又与镜源之小流合于田埠里,经河垅、石门、西桥、新牌出炉山的锦鸡坳,入罗溪而下泻石渡注入修江。竹港发源于尖岭,经岭上、石门、银炉入修水黄坳、庙岭由三都入修江。泷溪发源于荷段之北岭、银岭,流经荷段、廒下出马山入龙石由清江注入修江。

石门楼的年平气温为14.5℃—16℃,最高7月40℃左右,最低元月3℃左右。年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40天。年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05.55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为1709小时。属于亚热带暖气候区,具有湿润气候特点,上半年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下半年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多,可谓热量丰富,雨量充足,水热同期,四季分明,有利于多种经济作物、林木、花草的生长,有利于人类休养生息。

-

人口姓氏

人口

石门楼镇现有人口20947人,其中女性4737人, 具体情况如下:

集镇692人、石门村2311人、西桥村1842人、新牌村1969人、炉山村2063人、青岭村951人、河垅村1804人、田甫村1324人、白桥村1275人、镜源村983人、银炉村2290人、中村村1070人、廒下村2373人。

姓氏

石门楼镇地处九岭山腹地,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自古人烟稀少。据出土的新石器、青铜器和艾候属地的历史背景考证,石门地区有人居住的年代,应从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始。又据各姓谱牒考证,自唐、宋以来,石门楼境内有徐、吴、石、周、桑、汪、刘、郑、叶、熊、张、罗、胡、赵、谢、陈、陶、尹、荫、朱、丁、范、姜20余姓,至清末逐减。建国后,由于人口流动、婚姻,特别是浙江的建德、武宁的杨洲、罗坪库区移民迁入,使姓氏增至103姓。

-

农业发展

主要农作物

石门楼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有2178亩,由于气候、地形等原因,水稻生长期长,特别是高山晚米以米质优良闻名。其他作物有红壤落花生、红丝姜、油菜(592亩)、玉米(131亩)等,其中尤以红壤落花生和红丝姜扬名于县内外。

特色农业和特种种植

⑴高山茶油:属纯绿色产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常食对身体有益。

⑵小山竹笋:石门小山竹资源丰富,所产小山竹笋脆嫩可口,以其为原料制成的水笋罐头远销国内外。

⑶乌皮乌骨鸡:乌皮乌骨、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滋阴养颜、营养价值高。

⑷药材种植:主要品种有杜仲、厚朴、丹参、元胡、桔梗、乌梅等。目前已有厚朴基地1000亩,乌梅基地800亩等。

⑸山路菜:目前山路菜种植已形成规模,并已建成专门的加工厂,产品远销日、韩等国。

⑹大棚蔬菜:为该镇新兴特色农业项目,现已投建种植,第一批蔬菜即将上市。

-

资源特色

石门楼镇物质资源极其丰富。郁郁葱葱的九岭山脉,中、草药材漫山遍野,数以千计。此中有不少名贵珍稀物种,如南方红豆杉、马褂木、黄檀、紫柏、芳樟、串兰花、云绵杜鹃花、豪猪、穿山甲、石鸡、娃娃鱼和竹笋等……

九岭山脉还储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钨、钼、铜、锡、石英、瓷土,尤以钨矿与瓷土的储量为最,质量为优。这些矿产资源开采规模的形成,推动了石门楼经济的向前发展。

-

名胜古迹

国公墓:

坐落于廒下宅里厅背。建于南宋理宗时,宅里刘万进任江西镇守使,其女选为后妃,后刘万进封为皇国公,其墓曰国公墓,现墓及碑均保存完好。

太阳神殿:

坐落于廒下村部80米处,建于1226年(南宋宝庆2年),期间几经兴废,1967年废于文革中。祀奉炎帝神农氏。

银炉万寿宫:

坐落于石门与银炉交界处一平岗上。始建于1619年(明万历47年),距今已387年,祀奉“神功妙济真君”许逊。其殿宇曾于1819年(嘉庆24年)和1879年(光绪5年)两度改建,1992年全部毁迹,1999年至2004年由地方人士集资重建,属三重形砖混与砖木结构。

禅涧寺:

正名禅涧净乐庵,又叫禅关寺。位于镜源村西南方半山腰之溅水崖上首,约建于明末清初。寺院倒塌前、中两重,残留后重佛堂、两侧厢房,共三间。寺内有保存完好的铜钟一座,据铭文所载,此钟系1694年冬由主持传贤与徒清、鸾、响化银五两合诸信人捐资,延请湖溪甘茂生铸造,高100厘米,口径60厘米,厚3.5 厘米,重三百余斤。铭文所及有1657年(顺治14年)前住持弘明按山塔和传贤住持后塔的记载。另外存有清道光六年(1826年)石碑一块,记载了住持朗性同其师青莲师太复修与捐资人的姓名数额等。据土人云,寺门对联为“四面青山开佛眼;一轮红日照禅心”。

副使庙:

位于河垅(原三联村)北岭。建于道光年间,至今保持原貌。祀奉汉朝太尉杨震。庙中有铁铸大钟一座,高186厘米,口围215厘米,周长180厘米,口径80厘米。大鼓一面,口径60厘米,周长180厘米。有石香炉、石化炉一座。

镜源石拱桥:

位于镜源村水口。始建于1779年(乾隆44年),距今已有227年。全长21.68米 ,宽4.55 米,高10米左右。桥上建有风雨亭,共五间与桥连为一体,桥亭几经修复,至今保存较好。亭出入口处建有拱门,各有对联一副,长亭门有一幅借来的对联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另一联云:“镜朗月明光一色,源无流长达三江”。此桥属县重点保护文物。

深水虹桥:

位于石门集镇长堤尾外。张氏虞璇,虞湖公裔约建于1719年(康熙57年)前后,石拱桥为石门八景之一“深水虹桥”。

铁铸大刀:

刀存镜源村四房。铁铸成,刀连杆长235厘米,刀身长65厘米,刀背厚6厘米,刀口厚3厘米,刀面宽19厘米,杆粗(围)19厘米;刀重118市斤。为邹氏子弟练武器具。

银杏树(白果树):

位于镜源邹祠左侧。树蔸周长810厘米,冠盖直径2100厘米,高约3000厘米。据土人云,此树属千年以上古树。

玉皇塔:

在石门楼镇银炉村塔下,建于明代。石造,八面六级,有“昊天玉皇宝塔”及“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春月”铭文。各地古塔偶数级者很少,此塔六级,尚属孤例,该塔毁于1971年移民迁建时。

茭湖寺:

在石门香炉山,占地约180平方米,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从对面回龙山迁此。

另外还有少陵寺、枫林寺、三爷殿、叶氏宗祠、永寿桥、花桥、西汪桥、石门水口堤、徐尚书墓等等。

镜源水口桥

镜源水口桥位于九江市武宁县石门楼镇镜源村1、3组。在江西武宁县西南边陲的石门楼镇镜源村,一个叫关山口的地方,两岸青山一横桥,有一座名为水口桥的廊桥。水口桥桥身由石头堆砌而成,全长约21米,宽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