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
行政地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 | 行政隶属:湘潭 | 行政代码:430302 |
长途区号:0732 | 邮编代码:411100 | 车牌号头:湘C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人口数量:约37万人 | 人口密度:4744人/km² |
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雨湖路街道 | 约3.48万人 | 约8.59平方公里 | 430302001 |
|
姜畲镇 | 约4930万人 | 90.23平方公里 | 430302102 |
|
楠竹山镇 | 约2.8万人 | 约8.9平方公里 | 430302101 |
|
鹤岭镇 | 约8.29万人 | 约156.2平方公里 | 430302100 |
|
先锋街道 | 约2.5万人 | 约63.9平方公里 | 430302011 |
|
万楼街道 | 430302010 |
| ||
昭潭街道 | 约6000人 | 约2.5平方公里 | 430302009 |
|
窑湾街道 | 430302007 |
| ||
广场街道 | 6平方公里 | 430302005 |
| |
云塘街道 | 约4.88万人 | 约4.4平方公里 | 430302004 |
|
城正街街道 | 430302002 |
| ||
长城乡 | 约2.6万人 | 约24平方公里 | 430302202 |
|
雨湖区是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37.03万,辖4乡2镇8个街道、一个农工贸集团和一个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
雨湖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湘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20 、107 国道在此交汇,湘黔铁路穿区而过,湘江航道直达洞庭、长江。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汽车西站、航运码头都位于区内,距长沙黄花机场仅30余分钟路程,水、陆、空交通极为方便。
全区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工业结构合理,类型齐全。区域内有江麓机械厂、江南机器厂、湘潭锰矿等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区街、乡镇企业1500多个,拥有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电器、建材、运输、建筑、轻纺、食品等多种行业,培植了绿色中央空调、防爆抓机、电焊机、铝型材等多种拳头产品,共有工业产品2100多种,其中200多种品种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许多产品畅销国内、运销欧美。1998年全区区街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41亿元。
全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为城郊型,主导产品为蔬菜、牲猪、水稻、鲜鱼等。近年来,还形成了以“乡里美食”为主要品牌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长城农科教中心为龙头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棚蔬菜也在全区广泛推广。全区农业正朝着科技、高效型的方向发展。
全区商业繁华。区域内主导干道全部拉通,基本上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电讯通。区内商铺如林、热闹繁华,拥有商业网点近2万个。尤其是近年来实施“市场带动、实业兴区”的发展战略,砂子岭地区形成了金都商业城、建材市场、糖酒副食市场等20个大中型专业市场,也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建设和个体私营经济构成了区域特色经济。
全区环境优美,自然景点有雨湖公园、和平公园、杨海洲水上公园,风景秀丽、景色迷人;人文景观有陶侃墓、关圣殿、白石馆等,文化艺术气氛浓厚。全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全区社会政治稳定、治安良好、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地理
雨湖区位于湘中盆地,地表微倾略有起伏,渠道纵横,河塘密布。
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
湘 江
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口分为东西两支,至芦林潭又汇合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湘江支流众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较重。零陵以上为上游,流经山区,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占25%左右。零陵至衡阳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红层盆地错落其间,河宽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200吨驳轮。衡阳以下进入下游,河宽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300吨驳轮,沿河泥沙淤积,多边滩、心滩、沙洲。长沙以下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吨~500吨驳轮,多汊道和河成湖泊。河口冲积平原与资、沅、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宽广的滨湖平原。湘江流域资源丰富,矿产以煤、铁、锰、铅、锌、铜、锑等为主,湘潭是中国着名的锰矿区。水利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总蕴藏量470多万千瓦。流域内建有欧阳海、千金庙、双牌等大型水库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建的东江水电站(装机容量50万千瓦)。此外,还有大中型水利工程145处,设计灌溉面积64万公顷,其中韶山灌区7万公顷。农副产品以稻、薯、烟、茶、大豆为大宗。
雨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2℃,年均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73天。
全区主要林木有62科266种,常见树种有樟、杉、枫,珍贵树有银杏等。全区动物资源216种,其中禽畜有猪、牛、兔、鸡、鸭、鹅等16种,野生动物80种,鱼类资源主要有青、草、鲢等,贝壳类有螺、蚌等。矿产资源主要有锰、煤、矽砂、石灰石等,其中锰矿总储量有11000万吨,素有中国“锰都”之称。
历史沿革
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
1992年6月2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64号),同意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雨湖区辖原湘江区(窑湾办事处、羊牯塘办事处、广场办事处、楠竹山办事处、中山办事处),原雨湖区(云塘办事处、鹤岭办事处、城正街办事处、雨湖路办事处、平政路办事处),原郊区的长城、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1个农场。区人民政府驻原雨湖区人民政府驻地。
2000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
2004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
风土人情
涟水上游多急流险滩,“过了山枣(今山镇)才放心”,“行船不敬神,路上冒得魂”。开船前要在船头插香摆酒敬龙王,祈求一路平安,途中有庙就敲锣晋拜,甚至要鸣炮斩雄鸡。
戴起帽子敲响锣,水府庙(今水府庙电站附近)里宰雄鸡,以成旧时定俗。船夫的口风禁忌更多:龙、虎、鬼、梦、翻、滚、倒、沉、岸、浸十个字忌说出口,一般都用反义词或吉利词代替,如龙称曲蚁子或溜子,虎称猫,鬼称田麂子,梦称南柯子,翻过叫斛边,姓陈(与沉谐音)称姓鲍。另外还有一些字也不能说,如“打”、“浅”、“漏”、“撞”等。除了口风以外,还忌上船走船头、吃鱼时翻边、进餐时调羹翻转放置等等。
经济概况
2005年是实现“十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十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雨湖区上下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发展机遇,突出项目推动,主攻园区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十五”规划发展目标圆满完成。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经初步测算,2005实现生产总值(区属)238922万元,同比增长16.6%,“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9%,比“九五”年均增长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41万元,同比增长10.8%;“十五”年均增长8.9%;第二产业增加值116018万元,增长20.7%,“十五”年均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97763万元,增长13.6%,“十五”年均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为10.5:48.6:40.9。第一产业对GDP贡献率为6.0%,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为57.7%,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36.3%。
“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及增速
劳动就业工作不断完善。“十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万人。2005年雨湖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186人,下岗失业再就业837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273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23人,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256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业层次不高,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缺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强力支撑;三是开放程度还有待提高;四是资源瓶颈制约严重;五是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业生产发展平稳。2005年,雨湖区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1165万元,同比增长10.8%,“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2%;实现农业增加值25230万元,同比增长8.9%。粮食总产量达13007吨,同比增长15.6%;蔬菜总产量66596吨,同比增长4.6%;出栏肉猪38.8万头,同比增长13.0%;水产品总量2300吨,同比增长7.9%,家禽出笼54.3万羽,同比增长0.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20处,完成土方40万方,完成劳动工日42万个,投入资金850万元,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雨湖区累计新增灌溉面积100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500亩,新增蓄引提水量10万方,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2.66万千瓦,实现机耕面积1.92万亩,占水田耕种面积80.0%,实现机收面积2.14万亩,占水稻收割面积的86.0%;全区2005年农机总收入近4000万元。新建农村沼气池16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展迅速。2005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312889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8799万元,同比增长60.4%,规模工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22.1%和35.9%,全部工业总产值累计达101.7亿元,是“九五”的2.26倍。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2550万元,同比增长3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887万元,同比增长49.6%,规模企业由2000年的16家发展到2005年的56家。
雨湖区建筑业增加值23468万元,同比增长4.7%,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605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05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3.64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7702万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135266万元,增长69.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2436万元,下降4.1%; “十五”期间累计投资512524万元,是“九五”的3.5倍。年均增长达32.1%。
“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增长速度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810万元,同比增长12.9%;商品房竣工面积15.5万平方米,下降38.8%,商品房销售面积8.25万平方米,下降66.4%。
五、国内贸易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2435万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总额262074万元;同比增长15.1%,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6.2%;县及县以下零售总额10361万元,同比增长12.6%,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额220463万元,增长15.1%;餐饮业42431万元,增长17.3%,其他行业9541万元,增长4.3%。“十五”期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70230万元,是“九五”的2倍,年均增长达14.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招商引资成果显着。2005年引进内资4.65亿元,同比增长143.0%,发布项目52个,签约项目履约率100%,达到市优秀标准,进出口总额达2002万美元,同比增长104.9%;其中:外贸出口1827万美元,同比增长94.9%,进口175万美元,同比增长337.5%;合同利用外资3975万美元,完成任务的185.0%;直接利用外资到位2757万美元,同比增长36.8%。“十五”时期直接利用外资达7570万美元,引进内资12.3亿元。 2005年是实现“十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十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雨湖区上下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发展机遇,突出项目推动,主攻园区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十五”规划发展目标圆满完成。
行政区划
雨湖区位于湘中盆地,地表微倾略有起伏,渠道纵横,河塘密布。
Yuhu Qu
430302
411000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
雨湖路街道
辖:雨湖路、工人、和平桥、建城路、车站路、风车坪、民主路、解放路、古梁巷9个社区居委会。
城正街街道
辖:熙春路、瞻岳门、通济门、观湘门、三义井、洗脚桥、泗洲庵、桃源路8个社区居委会。
平政路街道
辖:关圣殿、南步街、寿佛殿、大埠桥、新梁街5个社区居委会。
云塘街道
辖:万新、雪园、繁城、杨家湾、火车站、调塘、公园、杉树巷、东环9个社区居委会。
广场街道
辖:和平、南盘岭、韶山路、西塘、新建、金塘、高岭、 福利、江麓、团结、友谊11个社区居委会。
中山路街道
辖:大码头、鲁班殿、龙子巷、罗祖殿、大湖、坝子塘、湘建、迎宾、自力9个社区居委会。
窑湾街道
辖:窑湾、杨海洲、唐兴街、正福街、文运街、砂子岭、富民城、宝丰街8个社区居委会。
羊牯塘街道
辖:羊牯塘、花园、湘潭大学3个社区居委会。
鹤岭镇
辖:红旗、白冲、果沙、跃进、冷水冲5个社区居委会;七亩村委会。
楠竹山镇
辖:大屋湾、云湖桥、盛家山、新桥、爱国桥、楠竹山、丁字、团结、永丰9个社区居委会;罗金塘村委会。
昭潭乡
辖:措树园、广场、烟竹、高标、许家铺、建城6个村委会。
护潭乡
辖:繁城、红星、富强、永红、悦星、文昌、湘竹、渔业8个村委会。
长城乡
辖:砂子、和平、工农、石基、新月、犁头、高坪、白云、繁荣、立云、洪桥、羊牯、红旗、卫星、上新、花园16个村委会。
先锋乡
辖:中心、建新、先锋、桐梓、金塘5个村委会;先锋集团家属村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