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

行政地名: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 行政隶属:佳木斯 行政代码:230811
长途区号:0454 邮编代码:154000 车牌号头:黑D
行政级别:市辖区 人口数量:约30万人 人口密度:397人/km²
辖区面积:756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云环街道 230811008
平安乡 约1.7万人 约200.7平方公里 230811208
长青乡 约1.8万人 约35.5平方公里 230811200
四丰镇 约1万人 约60平方公里 230811108
沿江镇 约2.2万人 约63平方公里 230811107
西格木镇 约1.4万人 约120.2平方公里 230811106
莲江口镇 约1.7万人 约90.6平方公里 230811105
长发镇 约1.7万人 约132平方公里 230811104
望江镇 约2万人 约155平方公里 230811103
敖其镇 约1.4万人 约224平方公里 230811102
大来镇 约1.9万人 176平方公里 230811101
友谊街道 230811011
红旗街道 230811010
英俊街道 230811009
群胜乡 约5000人 约51平方公里 230811211
    郊区面积756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2004年)。注:本站目前还没有2004年、2006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面积人口区域范围的数据。
    区人民0驻友谊路。邮编:154004。代码:230811。拼音:Jiao Qu。
    佳木斯市郊区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市区西南部,清代属三姓副都统管辖。清末,1909年(清宣统元年),划归桦川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7年设置佳木斯市,将佳木斯近郊的竹板、三合、洋草川等十余个村屯划归佳木斯市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设置第三区,1952年改为第四区,1955年10月撤销区的建制。1956年3月,将桦川县的太平山、三家子、新华等6个村划归佳木斯市管辖。1957年11月,将桦川县的黑通、西格木、永安、裕太、大来、兴华6个乡及花园屯划归佳木斯市管辖。1958年3月8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置佳木斯市郊区。1968年7月,撤销郊区建制,所属农村公社由市直辖。1972年2月恢复郊区建制,管辖三合、松江、大来、永安、西格木等5个公社。1980年将桦南县的高峰、陡沟生产大队和依兰县的西高峰生产大队划归佳木斯市郊区管辖,设置高峰公社。1983年7月,将松江公社划分为松江、四丰两个公社。1984年4月,将敖其公社划分为敖其、群胜两个乡,其它公社均改为乡的建制。1985年,将大来、敖其两个乡分别改为镇的建制。
    1992年,佳木斯市郊区 佳木斯市管辖的市郊区。位于松花江南岸,从三面环绕城区,东与桦川县接壤,南与桦川、桦南县毗连,西南与依兰县分界,西北与汤原县隔江相望,北靠市区。全区总面积756平方公里,全区共辖2镇、7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万人;朝鲜、赫哲、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5%。区0驻市区友谊路。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郊区辖5个镇、10个乡:莲江口镇、长发镇、望江镇、敖其镇、大来镇、建国乡、松木河乡、平安乡、高峰乡、群胜乡、西格木乡、沿江乡、四丰乡、松江乡、长青乡。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305988人。其中:莲江口镇 17974人、望江镇 17784人、大来镇 15959人、敖其镇 14145人、长发镇 16222人、建国乡 12206人、松江乡 53527人、平安乡 15554人、长青乡 58818人、西格木乡 13402人、四丰乡 17544人、群胜乡 6530人、高锋乡 5761人、沿江乡 19660人、松木河乡 3814人;省莲江口水稻研究所虚拟乡 17088人。
    2004年,市委、市0批准郊区和永红区合署办公。2004年,将郊区的松江乡整建制划归东风区管辖;将四丰乡的南岗村整建制划归前进区管辖;将长青街道办事处的江南社区、万发社区、长青乡的长青村,四丰街道办事处的和平社区、四丰乡的新丰村划归向阳区管辖。调整后,郊区辖4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镇。
    2005年,郊区辖:佳西街道、友谊街道、大来镇、敖其镇、望江镇、长发镇、莲江口镇、长青乡、沿江乡、西格木乡、平安乡、四丰乡、群胜乡。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佳木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63号):同意撤销佳木斯市永红区,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佳木斯市郊区管辖。郊区人民0驻友谊路。
    永红区  邮编:154003。代码:230802。拼音:Yonghong Qu。
    永红区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2004年)。注:本站目前还没有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面积人口区域范围的数据。
    清代晚期,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设置东兴镇(后称佳木斯镇),隶属三姓副都统管辖,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改隶依兰府。1909年(清宣统元年),划归桦川县,隶属第二区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人口日益增加,镇区面积不断扩大,改隶向化区管辖。东北沦陷后,1937年划归新设置的佳木斯市管辖,今永红区一带分属康德、城西两个区。1945年“ 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分别改为第三区和第一区,1947年将两个区合并改称第一区。1956 年夏,撤销区的建制,成立德祥、永泰、佳西3个街道办事处,为市属派出机构。1958年1月,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三合区,1968年改称永红区。
    1992年,永红区 佳木斯市管辖的市辖区。位于佳木斯市城区西部,松花江南岸,东与向阳区接壤,南、西与郊区毗邻,北抵松花江。永红区是佳木斯市城乡接合的城市边缘地区,全区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共辖有长安、佳西、友谊、建设4个街道办事处。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1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5万人;回、满、朝鲜、赫哲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区0驻地西林路。 (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
    2000年,永红区辖4个街道:长安街道、佳西街道、建设街道、友谊街道。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175624人。其中:建设街道 51544人、长安街道 44092人、友谊街道 38522人、佳西街道 41466人。
    2004年,市委、市0批准郊区和永红区合署办公。2004年,将永红区的建设街道办事处、长安街道办事处、友谊街道办事处的西站、北铁西、南铁西三个社区划归向阳区管辖。调整后,永红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永红区与向阳区的行政区域界线为:北起松花江南岸,沿红旗街向南至光复路,沿路向西至万新街,沿街向南至同三公路止。
    2005年,永红区辖:佳西街道、友谊街道等。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佳木斯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63号):同意撤销佳木斯市永红区,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佳木斯市郊区管辖。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