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

行政地名: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 行政隶属:东兰县 行政代码:451224104
长途区号:0778 邮编代码:547000 车牌号头:桂M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武篆,“武”指武夷侯,“篆”指官印。明朝东兰州土司韦虎臣驱逐倭寇于武夷山一带,被封为武夷侯,韦虎臣感念家乡,便给自己的出生地改名为“武篆”。

2023年3月,武篆镇被纳入2022年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

2020年8月,经过复查审核,武篆镇继续保留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武篆镇被命名为第三批广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街道)。

2018年12月,武篆镇上榜广西2018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2014年7月,武篆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武篆镇位于东兰县西南部,是中国早期三大农-动领袖之一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革0据地的策源地,是-、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该镇风景优美,田园风光秀丽,革命遗址、遗迹众多,其中魁星楼(0红七军前委旧址)、列宁岩(广西农-动讲习所旧址)等遗址被自治区确定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后代瞻仰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前来瞻仰烈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国内外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全镇辖有15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173个自然屯,5687个农户,总人口2.5万人,总面积3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82亩,人均耕地0.65亩。

多年来,该镇广大干部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机遇,立足镇情,加快发展,全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经济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358万元,财政收入55.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1元,人均有粮达337公斤。全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15个行政村基本实现通水、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的“五通”目标,60%的农户住上钢混结构楼房,80%的农户用上沼气池。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原名北帝岩,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武篆巴学村,分别距县城、武篆镇38公里和4公里,是个天然石洞,洞口宽64米,洞高43米,纵深137米,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

中共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

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位于东兰县城西南部30公里的武篆镇政府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武篆民众筹款兴建,是座木石结构的四层六角塔楼,底宽7米、高18米。1923年,韦拔群组织农民攻

历史沿革:

明代成化十一年(1475年),东兰土州迁治今乡上圩村旧州屯。

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东兰土州复迁治今县城。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东兰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武篆区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中和乡,属东兰县。

1950年5月,属第五区。

1956年10月,改称中和区。

1985年8月,设中和公社。

1959年4月,中和公社更名为武篆公社。

1962年7月,改为武篆区。

1968年11月,复设武篆公社。

1984年10月,武篆公社改镇。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