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行政地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 行政隶属:海口 | 行政代码:460107 |
长途区号:0898 | 邮编代码:570000 | 车牌号头:琼A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人口数量:约36万人 | 人口密度:383人/km² |
辖区面积:940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国兴街道 | 460107001 |
| ||
国营红明农场 | 约2万人 | 约55平方公里 | 460107400 |
|
旧州镇 | 约2.3万人 | 126.2平方公里 | 460107107000 |
|
甲子镇 | 约2.4万人 | 114.3平方公里 | 460107106000 |
|
大坡镇 | 约1万人 | 61.7平方公里 | 460107105000 |
|
三门坡镇 | 约8000人 | 71平方公里 | 460107104000 |
|
红旗镇 | 约2万人 | 约112平方公里 | 460107103 |
|
云龙镇 | 约2万人 | 约106平方公里 | 460107102 |
|
龙塘镇 | 约3万人 | 约56平方公里 | 460107101 |
|
凤翔街道 | 约8.6万人 | 32.6平方公里 | 460107004 |
|
滨江街道 | 约5.1万人 | 13.2平方公里 | 460107003 |
|
府城街道 | 约10.6万人 | 6.6平方公里 | 460107002 |
|
国营东昌农场 | 460107401 |
|
2013区划调整: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海口市琼山区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消府城镇设立滨江、府城和凤翔三个街道办事处。
琼山原为海南省北部一市,现并入海口市,为一区。
琼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南端的市辖区,也是中国最南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为94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6万。
琼山地处海南岛北部,跨南渡江下游东西两岸。东经110.11~110.41,北纬19.32~20.05。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则高温多雨,秋季热带风暴及台风暴雨频繁。年平均气温23.8C。1月平均气温12.1C。极端最低气温2.8C。7月平均气温 28.3C,极端最高气温38.9C。平均年降水量1676.4毫米,雨季一般集中在8~9月。
琼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琼山,古名珠崖、琼州、京台、颜城。早在汉朝时属珠崖郡玳瑁县地,因当地盛产玳瑁而得名。隋朝时从玳瑁县东境设颜卢县。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颜卢为颜城,属崖州。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改颜城为舍城,从舍城分出一部分设置琼山县。宋代按户口、资地条件等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县,海南岛仅琼山属中等,其余的县均属下等。琼山经唐以来重点开发,经济、文化一直居全岛领先地位,为历史上海南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开设琼州府,直至清代,琼山县都为琼州府的所在地。由此得名“ 府城”。“琼山”一名的由来,据方与纪要》载“府南十里有琼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润, 县以此名。”就是说,因境内白石都的地方有一座白石头琼山,而县名取为“琼山”。到了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旧制,建立新县职的文武-想起前年郊游白石山的奇遇,便纷纷提议,取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洁润如玉的含义,取名琼山。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采纳,新建的县便取名为琼山县。宋元明清和民国期间,琼山县建制一直不变,县府均设在府城镇。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建制亦依前。1994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琼山市(县级市)。琼山建制历史悠久,具有优良文化传统,可谓地灵人杰。古时宋、明、清三代出进士56人,举人354人,居海南之最,超过全国且拥有进士平均数的一倍。我国历史上着名人物邱浚、海瑞等均出于琼山。在现代,出了驰名中外的冯白驹将军及不少重要军政人物。
唐至清朝,琼山县都是琼州府的所在地。自明代琼州升格为府后至民国初年,琼山一直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8年12月曾并入海口市,1959年11月恢复琼山县,1994年1月撤县设市,2002年10月海口市、琼山行政区划调整,2003年1月设立琼山区。
境内林木资源有:花梨、苦楝、麻楝、桉树、海棠、木麻黄、龙眼、菠萝蜜、母生、乌墨、乌榄、竹子等。红树林是一种热带海岸水生植物,东寨港拥有大片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产资源有:鲻鱼、斑祭、青鳞、黑鲷、石斑、鲳鱼、马鲛;虾类有:墨吉对虾、斑节对虾、沙虾、毛虾;蟹类有:踞缘膏蟹、梭子蟹;贝类有:泥蚶、对虾,品质极优。主要矿物资源有:煤炭、硅藻土、泥炭、黏土、铅土、高岭土、石油和矿泉水等。
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各主要名胜区交通便利。东寨港红树林风景区集中了我国60%的红树林,十余种不同类型千姿百态的红树林遍布浅海滩涂,方圆数十里,蔚为壮观。主要旅游景点还有:东山湖野生动物园、马鞍岭火山口、海南省鹿场、琼台书院、府城鼓楼、海底村庄、邱浚故居、冯白驹故居、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
土特产品有永兴镇的永兴荔枝、石山镇的雍羊、曲口镇的膏蟹、泥蚶、血鳝、牡蛎和对虾;龙塘镇的陶瓷器和府城的花梨木算盘以及椰子盅、椰雕、贝雕等。
琼山故事
相传,唐代初年现琼山地属舍城,一天,舍城文武-,趁日丽风和,骑马集结往城南郊游,不觉奔驰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这山上遍布着洁白润滑的白石,长着许多翠绿的槟榔树。山脚岩泉涓涓,农田平阔,碧波荡漾,山上山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绝妙的自然风光画卷,令人为之倾倒。文武-下马登山,文官即景吟诗作赋,武官穿山打猎。他们走过蜿蜒的山道,来到一个小山庄,房舍全用白石建造,屋内石桌、石椅、石床等一应日常用具均白石所造,洁白如玉,村名叫“白石村”。村里有20多户人家,人人心灵手巧,勤劳朴实,采本山之石雕制各种生活用具出卖,亦可说是小康日子。文武-进入此村,一个个为景所迷,游览观赏,流连忘返。
到了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旧制,建立新县。在职的文武-想起前年郊游白石山的奇遇,便纷纷提议,取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洁润如玉的含义,取名琼山。这个建议很快得到采纳,新建的县便取名为琼山县。宋元明清和民国期间,琼山县建制一直不变,县府均设在府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