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
行政地名: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 | 行政隶属:文昌 | 行政代码:469005100 |
长途区号:0898 | 邮编代码:571300 | 车牌号头:琼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352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341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辖区位于文昌市城区,故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文城镇位列第276位。
2023年9月,2023年全国五百强镇名单发布,文城镇位列第310。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文城镇上榜。
2021年10月,文城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27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文城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文城镇位列第278名。
文城镇位于文昌市中部,是文昌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面积341平方公里,总人口11.4万人,耕地面积85482亩。辖迈号、南阳、清澜、头苑四个办事处,121个党支部,55个村(居)委会,701个村民小组,是文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镇。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7.0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U.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农业总产值3.47亿元,财政收入279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2元。
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迈号地区盛产大叶胡椒,驰名海内外。南阳地区是全市香蕉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市之最。清澜地区的海洋捕捞业和对虾养殖业居全市第二位。头苑地区的文昌鸡育种和饲养发展迅猛。文城地区的瓜菜种植、热作种植发展很快。农业生产形成四大基地,即清澜地区形成海产品和海淡水养殖基地;迈号地区形成胡椒生产基地;南阳地区形成香蕉生产基地;头苑地区形成文城城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 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全镇现有乡镇企业2483家。有酒家、旅馆200多家。文昌孔庙、-塑像景点、张云逸纪念馆、清澜高隆湾旅游胜地等景点吸引着广大的海内外游客。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该镇利用乡镇合并的有利契机,扩大规模,提高品位。招商引资的项目有文瑰新区和文苑商住小区,这里将建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备的新型小区。正在建设的五星级维嘉大酒店、凤凰城酒店,将改变文城镇乃至文昌市的商务环境。
交通通信,快捷便利。省东线公路贯穿文城镇全境,道路四通八达。海文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文城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西延线路的建成将增加文城交通的容量。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高科技通信手段构成多功能全方位的通信网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期招商引进项目
一、凤凰城酒店:该酒店座落于文城水涯河道新区,于2003年2月动工兴建,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000万元,2004年春节前建成开业。
二、开发文瑰新区:该新区座落在文城镇文建路-图书馆北侧,计划投资1000万元,该项目已同海南谷鸿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争取在今年底动工。
三、水涯山良木瓜种植基地:该基地位于文城镇水涯山良横山桥旁,占地面积500亩,计划投资100万元。正与投资商就项目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洽谈,争取今年底或明年初建成。
文昌孔庙
文昌孔庙也称文昌学宫,座落在文昌市文城镇文东里20号。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今址重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海南第一庙”。文
文昌清澜港
以清澜港为中心,以及港湾附近名胜古迹,有风韵独特的东郊椰林、历史悠久的文笔塔。沙柔浪静的高龙湾浴场神奇迷人的后港湾红树林。往东北硼多公里又遐迩闻名的宋氏祖居、10多公里有蔚为壮观伪铜鼓岭,往
张云逸将军纪念馆
张云逸大将纪念馆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文昌市国防双拥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51号。管理单位是文昌市民政局。张云逸大将纪念馆于1992年由海南省人民
张云逸故居
张云逸故居位于文昌市文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南面至水泥路,北面以故居为中心向北延伸31米所形成的范围,面积10601.17平方米。
文昌符家宅
在文昌,有这么一栋古宅,这栋古宅叫府家宅,如今是文物保护建筑。这栋建筑是当年发家致富后的华侨返乡所建,格局非常大,因接受洋派文化熏陶,所以建筑是琼北乡村民宅、南洋骑楼、伊斯兰拱卷风的集合体。
海南严氏先祖严其慎墓
海南严氏先祖严其慎墓位于文城镇星火村委会,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8年2月11日,文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昌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文城镇是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紫贝县(今文昌)的邑治旧址。
明隆庆六年(1572年),古文城始建,城池呈椭圆状,布局为左文(文昌学宫等建筑)右武(帅衙、武营、火雷庙等建筑)。
民国十一年(1922年),拆城墙,砌护河堤,并在“Y”形的文昌河两岸建成了便民街、三角街、竹行街、树东街和两个小码头。
1950年,置便民乡。
1951年,为文昌县第一区(即文城区)。
1957年,更名城郊乡。
1958年,改红城公社。
1986年,建文城镇。
1995年起,为文昌市治。
2002年,原清澜镇、迈号镇、南阳镇、头苑镇等四镇并入文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