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

行政地名: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 行政隶属:朝天区 行政代码:510812101
长途区号:0839 邮编代码:628012 车牌号头:川H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1.3万人 人口密度:约150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86.75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因境内嘉陵江自九井湾至菜白滩长五千米的江流上有四处险滩,即九井滩、鱼梁角滩、羊角砭滩、菜白滩,四滩水激滩险,礁石丛立,是舟楫往来危险之地,故名大滩。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大滩镇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0年1月,大滩镇被命名为四川省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

一、基本情况

大滩镇位于朝天区北部,东与马家坝、文安乡交界,南与朝天镇、陈家乡毗连,西与柏杨乡交界,北与陕西省宁强县接壤。幅员面积86.75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109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小组,3056户,12220人,其中:农业人口11425人,集镇聚居3300人。以汉族为主,有回民360人,镇政府驻地横梁子,距朝天区政府所在地14.5公里。1992年将原大滩乡和元吉镇合并为元吉镇,1994年更名为大滩镇 。

属中低山地貌。版图南北狭长,嘉陵江自陕西省进入北部,由北向南纳境内诸水,流水20公里,江水将全镇纵剖为二,宝成复线,朝(朝天)-阳平关公路于嘉陵江两岸贯穿南北 。

沿江为海拔530-1000米的河谷、低山,低山两侧为海拔1000-13000米的低中山,最高海拔1552米,最低海拔519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5.5度,无霜期257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冬春河谷多大风,灾害性天气为冬春旱、夏洪、秋涝,土壤以山地黄棕壤,中山暗紫泥为主。

耕地主要分布于沿江河山腰以下的谷坡,有耕地面积13555亩,多为山坡瘠地,其中:田518亩。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薯类为主,2002年粮食总产量2230吨,人均产粮195公斤,国内生产总值11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9元,财政收入85万元。

二、资源状况

镇境内植被良好。森林资源丰富。总林地333公顷,有林地2953公顷,有马尾松、华山松、柏、椿、漆树、栓、柏杨、油桐、板栗、核桃、柿、水冬瓜等树木,森林中有黄柏、杜仲、金银花、柴胡、黄姜等中药材,有狐、獾、野猪、松鼠、猫头鹰、锦鸡等多种野生动物。

有果园、药园、茶园600亩,主要农副土特产品:年产核桃30吨,木耳15吨,油桐籽50吨,蚕茧20吨,黄羊存栏500只,山羊800只,肉猪存栏6000头,土鸡20万只。

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石灰石,以金、铝、锌为主的多金属矿(正在开采)、白云兰玉石等。全镇有剩余劳动力0.2万个,镇内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230人,完小2所,16所村小,有中心医院1个(甲级),购置了先进的诊断医疗设备,全镇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0人。

历史沿革:

唐初属三泉县。

北宋中期属朝天镇。

清代属神沙乡,乾隆59年(1794)建元吉保,1915年属第十三团区,1935年建元吉联保。

1944年改为大滩乡。

1950年建立大滩乡、元吉乡人民政府,属广元县第七区(朝天区)治,1952年划归第十区(大滩区)治。

1958年更名为大滩人民公社和元吉人民公社。

1984年分别更名为大滩乡、元吉乡。

1985年元吉乡改名元吉镇;1992年将原大滩乡、元吉镇合并组建元吉镇,1994年将元吉镇更名为大滩镇。

2019年12月23日将原柏杨乡中东村、捍东村、坪台村、麻柳村、韩家村、捍红村、冬生村和原文安乡红梅村、马家湾村、茨竹湾村、郭家村、板房村、蒿坝村、天池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大滩镇管辖,大滩镇人民政府驻横梁路18号。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