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

行政地名: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 行政隶属:湛江 行政代码:440882
长途区号:0759 邮编代码:524000 车牌号头:粤G
行政级别:县级市 人口数量:约150万人 人口密度:425人/km²
辖区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名 人口数量 辖区面积 行政代码 下属单位
雷城街道 约6.78万人 约3.6平方公里 440882001
雷高镇 约3.51万人 约143.53平方公里 440882109
东里镇 约6.82万人 约136.67平方公里 440882110
调风镇 约5.67万人 约218.33平方公里 440882111
龙门镇 约7.57万人 约368平方公里 440882112
英利镇 约7.43万人 约224平方公里 440882113
北和镇 约6.24万人 约189.73平方公里 440882114
乌石镇 约6.18万人 约2.57平方公里 440882115
覃斗镇 约3.97万人 约93.93平方公里 440882116
南兴镇 约7.15万人 约135.33平方公里 440882108
松竹镇 约5.07万人 约93.33平方公里 440882107
纪家镇 约7.52万人 约307.83平方公里 440882106
西湖街道 约4.62万人 约5.6平方公里 440882002
新城街道 约7.71万人 约5.5平方公里 440882003
白沙镇 约7.04万人 约200平方公里 440882100
沈塘镇 约4.22万人 约130.8平方公里 440882101
客路镇 约10.41万人 约350平方公里 440882102
杨家镇 约5.36万人 约148.6平方公里 440882103
唐家镇 约3.88万人 约157平方公里 440882104
企水镇 约4.23万人 约5.6平方公里 440882105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原海康县)
    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
    全市总人口150万,辖3个街道办(雷城、西湖、新城),18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0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
    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历史
    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名列国务院颁布的99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
    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雷祖祠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着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在雷州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人文荟萃,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经县级以上人民0颁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7处,其中雷祖祠为国家级,三元塔为省级,真武堂、韶山古戏台、东岭莫宅祠堂、唐代墓葬等4处为地市级。市博物馆收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博物馆之首。该馆是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各级0和广大群众十分重视文物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改革开放以来,0拨巨资,群众积极筹善款修葺、恢复文物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以文物为依托,结合自然景观,在雷城修建了西湖公园、三元塔公园和雷祖祠旅游区,形成城内、城外和近郊0一线的参观旅游网络。当游人漫步雷州,徜徉于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于名胜古迹之间,面对诗情画意,其乐融融。
    雷州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如留下“九耳呈祥”动人故事的唐代俊杰陈文玉先后任东合州、雷州刺史,功勋卓着,曾被太宗降诏褒奖:“养晦数十年恶事非君,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他被后人尊为雷祖,立祠纪念,又如历官福建古田、台湾知县、福建巡抚兼署闽浙总督的陈瑸,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被誉为明、清岭南三大清官之一,迄今,台湾仍流传脍炙人口的“陈瑸放犯”故事,再如乾隆年间进士、翰林编修、大家者陈昌齐(字观楼),他书示村民的“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的哲言至今仍振聋发聩。明、清之秀,仅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今湛江。雷州市)就孕育出22名进士。
    雷州广袤的红土地留下历朝贤臣名将的足迹。西汉、东汉伏波将军路博德、马援衔命维护祖国版图的统一,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庇护民众,雷人筑“伏波祠”以纪其功;唐代名宦李邕、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途次雷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被文天祥称誉“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为之建十贤祠、苏公亭、寇公亭、真武堂纪念。后人蹑贤踪,怀先哲,无不励志修身立品,爱国爱民。
    风景名胜
    雷州三元塔公园一景
    雷州景色美不胜收,既有西湖翠拥、雁塔题名、一龙烟绕、万顷连云等旧雷阳八景,也有天成台、高山寺、宝林禅寺等新景点。登临三元古塔,极目东眺,万顷良田,莽莽苍苍,南海波涛,天水一色。眼前景物,令人目不暇接,游人到此,莫不块垒尽消,惊叹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民俗文化
    雷州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元宵佳节,城乡各地的飘色-气势恢宏;阳春三月,松竹、南兴、覃斗等地的傩舞(走成伥)及流行各处的散花舞引人入胜,这两个古老的舞蹈被选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古朴的雷州歌,有三百年历史的雷剧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神秘的雷州石狗
    还有独有的文化-素称“”南方的兵马俑“”之称的雷州石狗。
    特产
    雷州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肥沃的大地慷慨地为勤劳的人们奉上香甜的优质大米,鲜美的鱼虾,晶莹的白糖,圆浑的南珠,壮硕的牛羊,争奇斗艳的花卉,甜美的岭南佳果。还有那风味独特的雷州小吃----叶搭饼、嘉岭白饼、乌石甜糟、英利烧猪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块朵颐,回味悠久。
    气候
    雷州市位于北纬20°26′-21°11′,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2003.6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8~117卡/CM2,年平均气温22℃,最高气温38.5℃(出现于 1977年 6月 8日),最低气温 0℃(出现于1975年12月2日和29日),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15.5℃。年温差明显,为12.9℃左右。年积温约8382.3℃。无霜期达364天。雨量充沛。干湿明显,年平均降雨日135天,平均年降雨量为1711.6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为6~9月,以南风为主;旱季为11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市内区域降雨不均匀。东部、中部、北部为多雨区。而西部、南部为少雨区。内陆为多雨区。沿海为少雨区。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风速3.6米/秒。
    气候特点 本市属北热带湿润气候雷琼气候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雷州黄牛拉菠萝苗
    (l)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夏长,秋短,四季如春,基本无霜期。全年平均气温在22.6℃~23.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9.5℃。有8O%以上的年份极端最高气温为35.9℃以下, 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8.4℃°C。最冷月份是1月, 平均气温在15.5℃,西部胜海也不超过17℃,极端最低气温历年平均约为3.7℃,且8O%年份极端最低气温都在几2.4℃以上。
    (2)雨量分布不均匀。雨季干湿明显。由于每年热带海洋季风带来大量的水气、峰面雨和台风雨。因而雨量多集中于6~9月,占全年雨量的60%~70%。7月份雨量最多,可达 279.4~352.8毫米。11月至下年3月雨量较少,只为全年雨量的8.5%~9.3%,月均20-3O毫米,最少月份是1月,只有12-26毫米,旱季长达5个月,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雨量地区分布也不均匀,差异明显。本市东北部多雨,西南部少雨。年均雨量北部客路镇为1775毫米,洋田地区为1711毫米,中部低丘地区为1593毫米,东南部调风镇以及英利、龙门一部分为1912毫米,而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北和、房参、罩斗等,只有1180毫米,所以西南地区十年九旱,灾情严重。
    雨量年际变化大。有60%~70%年份降雨不正常,其中有 30%~40%年份雨量偏少,这是影响农业产量不高不稳的原因之一。
    (3)多受台风侵袭。由于本市地处北纬20°26′~21°11′,东 经109°44′~110°23′,所以经常受到产生于菲律宾附近的西太平洋台风和产生于西沙、中沙群岛附近的南海台风的袭击。一般始于5月,11月份结束。7、8、9月台风最多,风力也最大,据记载,直接影响该市的台风从1960-1980年的21年中,有台风的年份就有16年,出现机率为76.2%,平均每年2—3次,最多的一年达到8次。台风带来强风暴雨,甚至带来海潮,对该市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自然资源
    海港: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06公里。东部海域属南海粤西海区。北起沈塘镇与湛江市郊太平交界处的通明港,南至东里镇的白沙岭,地理坐标是20“42'-- 20”59‘。
    此海域的雷州湾是雷州半岛最大的天然海湾,东至湛江市郊的硇洲岛,西接雷州港,北至湛江东海岛南岸,南至徐闻外罗口,总面积约9OO平方公里;西部海域属北部湾东部海区, 北起纪家镇的北灵尾附近海面,南至覃斗镇的流沙港主航道,地理坐标是北纬20“25'--21”00’。
    全市海域宽广,港湾众多,有通明港、芙蓉港、北家港、河北港、双溪港、后郎港、雷州港、三吉港、烟楼港、月岭港、流沙港、那沃港、三教港、乌丸港、龙斗港、海康港、芙楼港、企水港等大小18个港口。其中乌石、企水、流沙三大渔港是广东的重点渔港之一。有两大天然渔场,即雷州湾渔场、北部湾渔场,总面积1990平方海里。
    海产:
    全市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品种繁多。常见的鱼类有521种, 主要是马鲛鱼、金鲳鱼、石斑鱼、鱿鱼、魣鱼、墨鱼、青鳞鱼、 鲨鱼、赤鱼、二长棘鲷、园腹鲱、蓝园魣、鲶鱼、鲱鲤、小公鱼、鲍鱼、金钱鱼、沙丁鱼、门鳝鱼等。
    常见虾类有10多种,主要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独角新对虾、牛形对虾、短沟对虾、宽沟对虾、哈氏仿对虾、周氏仿对虾、近缘新对虾、龙虾、鹰爪虾、琵琶虾、毛虾等;
    常见贝类主要有文蛤、等边线蛤、鳞杓拿蛤、缀绵蛤、泥蚶、毛蚶、海豆芽、近江牡厉、翡翠贻贝、日月贝、扇贝、白蝶贝、马氏贝、解氏贝、企鹅贝、美解贝、东风螺以及头足网的墨鱼、章鱼、枪乌贼等20多种。藻类有蛙藻、绿藻、蓝藻、红篱等;
    甲壳动物中蟹有锯缘青蟹、梭子蟹、乳斑虎头蟹、花蟹等;水母网的海蜇也有三四种。此外,还有海参、海马、光裸星虫、珍珠等海珍品。
    其中珍珠、对虾、海蜇皮等海珍品可供大量出口,在日本、美国、东南亚以及港澳享有一定声誉。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市渔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沿海农民、渔民从此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据统计,全市海洋捕捞总产量5.57万吨,渔业总产值近3亿元。比1982年增长782.2倍。雷州市不但海洋捕捞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全市30万亩沿海滩涂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现已有16万多亩养殖对虾、石斑鱼、鰡鱼、黄脚鲩、膏蟹、泥蚶螺、东风螺等。水产养殖总产量8765吨。
    南珠南珠:
    雷州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历史悠久,远近闻名。自汉代至今,一直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雷州人民从60年代开始,人工海底采珠转上了人工养殖珍珠,先后在流沙、康港、境庄、吴蓬等地办起了一批珍珠养殖场。1967年,在南海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流沙珍珠场人工孵化珍珠贝苗喜获成功。进一步促进了珍珠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本市的珍珠养殖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集体养殖场、联合体养殖场以及个体养殖场不断涌现。1985年发展到16个,1988年猛增到531个,进入90年代后,本市的珍珠养殖业发展速度更加惊人。1990年,珍珠总产2550公斤,占全国海水珍珠总产的65%。1992年珍珠养殖场发展到近3000个,珍珠贝苗卵化场星罗棋布。珍珠总产比1990年增长75.3%。1993年,全市珍珠产量占全国海产珍珠总产量的三分之二。“珍珠村”——流沙,家庭珍珠养殖场2541个,养殖面积2300多亩,年产珍珠占全国海产珍珠产量的近一半,年人均收入4000元,成为雷州市的首富村。
    随着珍珠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珍珠工艺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现有珍珠贝末加工厂25家,珍珠项链、珍珠手铜加工厂共56家,产品畅销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雷州市的盐业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海岸线长,海滩涂多,日照长、气温高,蒸发力强,所以发展盐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据盐务部门于1989年初的调查,全市可以开发为盐田的海滩咸硷地2140公顷,现已开发利用为盐田的有1460多公顷。其中,有国营盐场——海康盐场一家,拥有盐900多公顷,集体盐场26家,拥有盐田50O多公顷,生产原盐2万多吨。尚未开发的沿海咸破地,正在规划开发中。
    农业
    雷州市地处亚热带,土地肥沃,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以盛产水稻、糖蔗、花生、芒果、菠萝、香蕉、西瓜、蔬菜等农作物闻名于世。全市建立起粮食、甘蔗、水产、珍珠、畜牧、水果、蚕桑和北运菜、林业等8大基地,使“三高”农业不断发展。全市现有农作物212万亩,其中粮食92万亩,拥有22万亩连片的东西洋田素有“雷州粮仓”之称;水果92万亩,其中芒果6.4万亩,素有“芒果之乡”之称,菠萝12万亩,西瓜10万亩,香蕉、杨桃、石榴等均以万亩计。
    木瓜
    可以常年种植青椒、苦瓜、青瓜等优质蔬菜33万亩,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港澳台等地。雷州的东西洋田素有“雷州粮仓”之称,海水珍珠年产量占全国一半多,雷州流沙镇被誉为珍珠第一村。雷州黄牛品种优良,是“雷州黄牛”的繁育地;林业种植发达,种植桉树林15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桉树林基地之一。
    交通邮电
    公路 雷州市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全市现有公路153条,通车里程总长1320.9公里,是解放前的14倍多,其中207国道贯穿南北,全长85公里;客(路)龙(门)、黄(略)海(康)、龙(门)乌(石) 3条省道干线,全程12427公里;有14条市道公路干线,全程共1011.6公里;有135条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使全市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
    近几年来,雷州市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新建了22条公路,长167.8公里。全市公路密度提高到3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全市21个镇447个管理区都有公路,通车率达94%。特别是1991年建成的松竹至火炬公路,投资70多万元,全长17公里,投资规模居全市公路建设之首。
    邮电 雷州市邮电通讯事业出现较早,在清末雷州城就没有雷州邮政支局和雷州官报房。解放后,党和0十分重视邮电事业的建设,大力加强邮电通讯设施的装备。全市现有邮电局、所25间,其中自办19间,代办6间,全局职工431人,平均服务人口为4.68万人/处。1986年建成高6层邮电综合通讯大楼,建筑总面积3700多平方米,引进各种载波机21套,电话交换实行程控化,建成空架光纤电缆,开通了公用分组数据通讯网,市区程控电话容量10000门,大部分镇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
    邮政通信 全市有邮政营业网点5O个,邮路长度459公里,农村投递邮路单程总长度2618公里,自办汽车邮路273条,行程442公里,送款车1辆,新购置邮运车1辆,邮政生产用房5713平方米。各项邮政传统业务稳中有升,全市出口函件量达726万件。出口包件3.1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56%,在市区开办了邮政特快专递的代办业务。
    电讯通信 随着邮电业务需求量的增大,全市电信业务迅速发展,全市已拥有1万多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联网寻呼、自动寻呼等先进设备并开通了雷州中文台。1994年初,开通了16O信息台,1994年5月全市电话号码升为7位。为了加快电信业务的发展,全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宣传。
    农村电话 全市农村电话程控化建设全面铺开,农话建设的投资达2982万元。全市增加农村自动网点13个,其中,程控点12个,程控总容量3124门,程控电话用户2389户,全市农村电话用户总数3135户,21个镇通话面达1OO%。目前,全市农话中继电路达216条,农话交换容量达4726门,分别比上年净增56条和1426门。长途电话全市长途电路250条,增音电路96条,数字长途微波电路150条,长途有权直拨用户9355户。长话程控化后,业务量成倍增长,长话收入395万元,两项指数都比上年翻了一番多。
    邮政 储蓄全市邮政储蓄发展趋势良好,业务网点19个。同时开办汇转储和代收代缴电话费等多项业务。
    集邮 全市有集邮协会1个,会员80人,全年销售邮票37.99万枚。业务收入21.9万元。
    港口
    雷州市地处沿海,大小港口7个。为实施“港口战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1992年,市委、市0开始投资开发扩建流沙深水良港,完善5000吨级泊位码头和21车渡码头的配套设施。流沙港南距海口53海里,西距北海市84海里、距越南鸿基133海里、距老挝147海里,是广东通往东南亚和海南西线地区航程最短、地理条件最好的黄金水道。此外历史悠久的乌石港、企水港、海康港、三吉港、罗灵港、芙蓉港仍利用本港优势服务于经济建设。
    目前,全市拥有专业运输机帆船或铁壳船185艘,载重10355吨。货运国内航线有海康至海南、北海、湛江、广州、珠海、深圳、汕头、厦门、南京、汕尾、阳江、水东、天津、上海、宁波、香港、澳门等。国外航线可通达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全市现有内河航道3条共156公里,年货物运输量12万吨,货运周转量175万吨/公里,客运量7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6万人公里。
    雷州市为了实现境内无渡口、无危桥的目标,新建桥梁13座,411.7延米,目前全市有公路桥梁96座,共计2993.l延米。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