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

行政地名: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 行政隶属:夏津县 行政代码:371427107
长途区号:0534 邮编代码:253200 车牌号头:鲁N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约3.1万人 人口密度:约912人/平方公里
辖区面积:约34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政府驻地宋楼村,因此得名。

2022年12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确定宋楼镇为2022年山东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2022年4月,宋楼镇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乡(镇、街)。

2022年1月,宋楼镇被确定为第二批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试点乡镇。

2020年6月,宋楼镇被命名为第三批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典型乡镇(街道)。

宋楼镇位于夏津县城西3公里,南与临清市接壤,西与白马湖镇、双庙镇相临,东与银城办事处、南城镇相临;315省道和德商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全境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全镇共有28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9人。

自然环境

宋楼镇属黄河冲击平原的一部分,地势高亢、平坦、无显著起伏。海拔28—34米之间。陈公堤自赵沟入境,向东北绵延至时庄出境,将全境分为“上堤”和“下堤”两部分。境内南部为黄河故道。

宋楼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年均气温12.7℃,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间有旱涝、冬季干冷雨雪少。初霜日平均在10月22日,终霜日平均在4月12日,无霜期192天。适合粮、棉、瓜菜等各类作物生长。干旱、冰雹、干热风、连阴雨、霜冻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全镇土壤大部分属壤土,群众俗称“两合土”,土壤颗粒比例适度,沙粘程度适中,大小孔隙分布适宜,性状介于沙土和粘土之间,通气、透水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肥力水平高,耕性良好,适耕期长,适宜种植棉花、粮食、蔬菜等作物。

国民经济

近年来,宋楼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在两大“天字号”工程上强力突破,把棉纺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牢牢把握“总体膨胀、个体扩张、设备提档,产品升级、争创名牌”五个关键,努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三次跨越”。使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69%:21%。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全镇实现财政收入240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贡献第一镇。

农业概况

宋楼镇党委政府立足棉花特色产业,着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步伐,使棉花从种植、加工到运输形成一体化模式。2005年度,全镇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棉花总产量1.2万吨,增长9.6%;粮食总产量960吨,增长6%;水果总产7600吨;蔬菜总产4600吨;肉类总产1060吨;禽蛋总产1800吨。全年造林4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28%。

宋氏兄弟墓

宋氏兄弟墓位于夏津县宋楼镇。年代为清。 2013年,宋氏兄弟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氏兄弟墓为清朝末期的古墓葬,位于夏津县宋楼镇中学南,是宋氏第十一世后人宋全

历史沿革:

1912年后宋楼属第一区、第八区;1945年9月,区部驻地任堤,宋楼属第九区;1950年4月宋楼属第五区,区驻地任堤;1956年设宋楼乡,乡政府驻地宋楼村;1958年撤乡划社,原宋楼乡划归为城乡公社;1965年5月,设宋楼人民公社,驻地宋楼村;1984年4月,继续设立宋楼乡,驻地宋楼村;2001年7月23日,撤乡设镇,镇政府驻地未变。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