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
行政地名: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祥城镇 | 行政隶属:祥云县 | 行政代码:532923101 |
长途区号:0872 | 邮编代码:672100 | 车牌号头:云L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3.64万人 | 人口密度:421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323.62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民国七年(1918年)随县名改称祥城。
祥城镇隶属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位于祥云县境内西部的城川坝,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祥云县城。东北接禾甸镇,东南连沙龙镇,西北依大理市凤仪镇,南接弥渡县,北邻宾川县,320国道、广大铁路、楚大高速路、祥临路贯穿境内。
祥城镇唐朝时设波州,南诏国置品甸赕,元宪宗七年(1257年)立品甸千户所,明清均置在城里;1918年随县名改称祥城镇;1937年置祥城镇属第一区;1940年裁区直属县辖;1950年—1957年属第一区, 祥城镇
区辖镇;1958年属八一公社下辖的部分管理区;1961年改建为一区下辖公社,次年重新设镇与农村分开辖3个居民委员会;1981年成立祥城镇第一届人民政府,下辖3个居民小组;1983年,体制名称为祥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第二届镇人民政府,下辖7个办事处;1984年—1987年,为第三届人民政府,辖7个办事处;1988年—1990年,为第四届人民政府,境域扩大,辖11个办事处;1993年3月至2002年8月,体制相对稳定,经历了第六届至第九届祥城镇人民政府,其中,2001年撤销街道办事处,成立城东、城南、城西、华严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剩余6个村为村民委员会;2002年8月1日,周家乡整体并入祥城镇,下辖27个村(居)民委员会,体制为新第一届祥城镇人民政府,到2005年12月27日,象鼻乡整体并入祥城镇,下辖31个村(居)民委员会,体制为云南省滇西片最大的一个乡镇。
-区域概况
祥城镇隶属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位于祥云县境内西部的城川坝,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祥云县城,是祥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有显著的区位优势,是全县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东北接禾甸镇,东南连沙龙镇,西北依大理市凤仪镇,南接弥渡县,北邻宾川县,320国道、广大铁路、楚大高速路、祥临路贯穿境内。-行政区划
2006年,镇辖城东、城南、城西、华严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褚家、黄家、王家山、平坝、灰窑、箐中、茨坪、红土坡、周家、新邑、中右所、高牧、禾乔、罗家、于官、美长、程官、芮家、下村、七百、七合、禾大、马军、新村、象鼻、存德、毛栗坡27个村民委员会,151个自然村(含4个社区),30个居民小组,206个村民小组。-气候
年平均气温15.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728.6毫米,日照时数2648.6小时,属北亚热带偏北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自然条件
全镇国土面积323.6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6.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 祥城镇
龙翔路6号,海拔高度1996米,最高海拔是存德的马厂阱2420米,最低海拔是王家山大营1860米。2006年平均气温15.4℃,高于历年平均气温0.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9℃;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20℃。年降雨量728.6毫米,日照时数2648.6小时,属北亚热带偏北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人居环境、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城区适宜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产业坝区适宜于包谷、水稻、麦类、豆类、烤烟、大蒜、亚麻、蔬菜等,山区、半山区适宜于粮食作物和林果业等开发利用。
-资源
一、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云南松
祥城镇的土地资源丰富,以地理位置分为城区土地、坝区土地和山区土地。城区的城市经济、招商引资是较理想的开发之地。城郊和坝区是各种乡镇企业和农产业开发的适宜区域;山区和半山区是林果业、矿产资源、林产品和野生菌开发的适宜区域。
二、矿产资源
祥城镇山区、半山区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石灰石分布较广,其次是铁矿、金矿及其它。王家山富含铁矿,九顶山马厂箐一带含有金、银、铜、铁、钼、锌和煤多种矿藏;帽山、禾大、马军一带山麓含有无烟煤;茨坪的五孔桥蕴藏有火山灰,如此构成了祥城镇的矿藏群落。
三、森林资源
全镇有林地面积203434.34亩,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旱冬瓜、白杨、白树、香樟、思茅松、兰桉等,林地珍稀特名优产品有松子、野生菌松茸、野生药用菌等。
四、水利资源 旅游资源——清华古洞
城区用水全部饮用自来水,由水产公司供给,坝区生产用水主要是小官村水系供给,山区、半山区主要使用山泉水、小水塘水。
五、旅游资源
祥城镇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的景观有“一洞一山”,即“石窍通光”的清华古洞,古时称“蝶大天”;气势磅礴的九鼎山,俗称“望之族如青莲”之九鼎云峰,景色非常雄伟壮观。人文景观有“一城一部、一寺一庙、一宫两阁一楼”,即古称“云南城”的祥云城,祥城镇所在地,县城北中街的“将军弟”,1936年4月19日贺龙、关向应率领的红二军团指挥部遗址;“二十四秀古塔”的九鼎寺,城市西郊的西山庙;城中的东岳宫、玉皇阁、仓圣阁和文物古迹的钟鼓楼。未来开发的王家山龙塘山的古花洞,洞中石花天工自成,琳琅满目,容洞长达8公里之久,但又“无底洞”,开发资金较大。
-经济发展
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3647.8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5712.39万元,占总收入的24.69﹪;畜牧业收 祥城镇
入6633.08万元,占总收入的10.4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67807头,肉牛3577头,肉羊3532头);渔业收入697.5万元,占总收入的1.1﹪;林业收入840.02万元,占总收入的1.32﹪;第二、三产业收入37173.95万元,占总收入的58.43﹪;其它收入2590.88万元,占总收入的4.05。农民人均纯收入2629万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二、三产业为主。全镇外出务工收入2606.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13人(占劳动力的10﹪)。
2007年祥城镇采取两大措施把财税工作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培植财源;二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积极组织财政收入。截至2007年9月30日完成财政收入4946万元,完成县考核任务4841万元的102%,提前三个月完成财政目标任务。2007年年底镇级财政收入达6500万元。
-特色产业
祥城镇的特色经济主要由工业经济、农业企业、工业企业、个体工商税收经济和农村经济构成。
蚕桑
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实现15500万元,比上年增30%;增加值实现13300万元,比上年增10%,上交税金2090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实现32913万元,比上年增10.2%,企业个数达2731个,从业人员6249人;工商内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分支机构439户,注册资金57631万元,个体工商户2994户,2006年实现税金3517万元;财政收入达4727万元;农业和农村经济总收入636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9元,比2005年人均增120元。
农村特色产业主要有烤烟、蚕桑、亚麻、大蒜、蔬菜等产业。
1、2006年全镇栽烤烟面积13265亩,总产量2074800千克(含出口备货烟212800千克),比2005年的2039215千克增34584千克,增1.66%;实现总产值2330.52万元,比2005年的2246.71万元增83.81万元,增3.59%。
2、2006年栽蚕桑面积14426亩,当年新增343亩,共养蚕9344.25张,产值达890.6万元,比2005年365.1万元增525.5万元,增幅达143%;2006年当年县下达全镇产茧量352吨,产值649万元的任务已超额完成,产量超19.43吨,产值超额241.6万元。其中晚秋茧均价达28.50元/千克,单张产值最高达1500元。
3、2006年亚麻5700亩,麻茎总产值313.55万千克,平均单产550千克,比2005年增 祥城镇
20%,麻籽总产量28.2万千
亚麻
克;2005年播种亚麻40312亩,麻茎总产1846.44万千克,平均单产458千克。2006年,面积减少但技术含量增加,产量、质量提高,亩产值上升。
4、立体农业的芮家营村在1500亩旱地上成功推行“早熟大蒜+优质烤烟”种植模式,创造了平均亩产值6000元的高效益。2006年,全村大蒜总收入544.36万元,平均亩产值3558元,加上烤烟收入,年平均亩产值突破6000元。
5、畜禽肉蛋产量成效显著,2006年畜禽肉蛋产量846.37万千克,比2005年的716.54万千克增129.83万千克,增15%。
6、2006年全年播种马铃薯5955亩,为新建的马铃薯变性淀粉加工厂的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结合城郊农业共发展蔬菜产业8566亩等产业,为农户的增产、增收创造良好氛围。
-农业
祥城镇是人居环境、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城区适宜二、三产业的发展,农产业坝区适宜于包谷、水稻、麦类、豆类、烤烟、大蒜、亚麻、蔬菜等,山区、半山区适宜于粮食作物和林果业等开发利用。有耕地面积63134亩,其中水田47973亩,旱地15161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土地0.77亩,林地面积203434.34亩,产有象鼻水源林盛产松子、松茸、林下野生菌等;经济作物复种面积28175亩,主产烤烟、亚麻、蚕桑和油菜等;农村经济总收入62647.8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29元,财政收入达4727万元。祥城镇的经济发展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特色化为动力,努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人口
镇辖城东、城南、城西、华严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褚家、黄家、王家山、平坝、灰窑、箐中、茨坪、红土坡、周家、新邑、中右所、高牧、禾乔、罗家、于官、美长、程官、芮家、下村、七百、七合、禾大、马军、新村、象鼻、存德、毛栗坡27个村民委员会,151个自然村(含4个社区),30个居民小组,206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35150户,总人口136350人,农业人口82332人,非农业人口54018人(含县级机关驻社区人口),居住着汉、回、白、彝、傣、苗、傈僳等民族,人口密度402.3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7.2‰,有农村劳动力50814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6414人。
-科教文卫
1、有镇级文化站1个,“万村书库”31库,藏书5000册。民间文化较为活跃,全镇有31个演出队,1021人 祥城镇
业余
卫生队
演职员,主要以云南大花灯、小花灯和小品戏为主;民间纺织工艺---火草布的人工纺织主要在存德的傈僳族中加工,有色彩鲜艳、保温、耐磨等性能特点,是该民族的一大服装特色。
2、2006年,全镇有中学4所,其中,镇一中在县城;镇二中在城北郊区;镇三中在七百庄,离县城5公里;镇四中在象鼻村委会所在地,离县城15公里。4所中学,共有在校学生4213人,有教职工257人;小学31所,教学点12人,在校学生11430人,教职工51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新建校舍3834平方米,总投资360.85万元,有公立幼儿园3所,入园幼儿1329人,幼儿教师105人。
3、祥城镇有镇级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34人,乡村卫生室31所,乡村医生92人。2007年12月,祥城镇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有23187户,8134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筹资8134100元,按户计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例为103.1%,按人计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为99.34%。
-基础设施
截至2006年底,全镇已基本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四个社区有街灯、路灯。2006年末
户数30319户、非农户7778户,有10861户还存在饮用水困难和水质未达标。全镇有30317户通电,有2397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5044户;安装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20037户,其中移动电话户数11741户。
祥城镇交通较为便利,全镇有236个组通公路。国道320线、214祥临线,广大铁路,楚大高速路都经境内通过,镇内主干道有龙翔路、八里路、清红路、宏发街、彩云路、周于路、祥姚路、黄板路、红象路等都为较宽的水泥路面和弹石路面。
到2006年底,全镇建有沼气池的农户550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348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343户。全镇有15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5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社区通路灯。全镇农村住户以土木结构为主。
2007年市镇建设加快,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城市容量,城市规划面积由2002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6.2平方公里,街道由2002年的40条27.55公里拓展到2007年的45条30.12公里。
-社会保障
全镇社会保障工作规范运行,辖31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36350人(含县级机关人口),农业人口82332 祥城镇
民居
人,城镇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15294人,办理了《失业证》的318人,《再就业优惠证》318人,转移到镇外的富余劳动力1799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8人,开发就业岗位40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1人,灵活就业人数151人;培训外出务工人员1940人。
民政救济灾民、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户共1040户,4097人发放救灾救济款119190元,寒被160床,寒衣160套,大米15.2吨;全镇有低保户8301户,低保对象11460人,(其中城市低保6392户,7305人;农村低保1909户,4155人。)发放低保金854.72万元;无住房、危房户5户,发放建房资金21000元;全年共给重点优抚对象340人发放抚恤金768764元,义务兵67人发放优待金114600元;抚持残疾人子女上大学学费4600元。
2006年12月,祥城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就医贵,就医难的问题,不断提高祥城镇农民的健康水平,全镇共有23187户,81341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筹资813410元,按户参合率达103.1%按人参合率达99.34%。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中共地下党接收旧祥城镇,仍沿用保、甲制。
1950年3月,成立祥云县第一区,祥城为第一分区。
1956年8月,成立祥城镇。
1961年9月,在城区的非农人口中组建城市公社。
1962年3月,改为祥城镇公社。
1968年12月,建立祥城区,辖祥城镇。
1970年3月,祥城区改祥城公社。
2002年8月,周家乡并入祥城镇,沙龙镇6村民委员会并入祥城镇。
2005年12月,象鼻乡并入祥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