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街道
行政地名: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城街道 | 行政隶属:江北区 | 行政代码:500105002 |
长途区号:023 | 邮编代码:400000 | 车牌号头:渝B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 | 人口密度: |
辖区面积:1.66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江北城街道因地处嘉陵江北岸而得名。
江北城街道位于重庆市区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口北岸。嘉陵江自西向东,至江北城东南角觐阳门汇入长江。长江沿江北城东面觐阳门、汇川门、东升门、三洞桥由南向北而去。辖区东阻长江与南岸区相望,南隔嘉陵江与渝中区为邻,西接五里店街道皂角岭、简家台,北西与寸滩街道溉澜溪相接。辖区幅员面积1.66平方公里,河岸线长约3公里。
江北城历史悠久,春秋晚期2407年前,为巴人从江汉平原西迁入川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重庆历史上最早的政治、行政中心之一。江北城周朝为巴国故地,东汉时设柑桔官,史称北府城,曾为巴郡府和江州县治所。明为江北镇治所。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江北镇升格为江北厅,重庆府同知衙门移驻江北城。民国二年,江北厅改为江北县,其治所仍驻江北城。
江北城蕴涵着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国家一级文物“偏将军印章”金印和市级文物大夏国皇帝明玉珍墓均在此发掘出土。始建于清代末年,1933年国民0在西南地区最先设置的气象测候所亦在江北城。
辖区水陆交通方便,曾经是重庆市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码头、公路和空中索道共同形成江北城特有的多层次立体公共交通网络。沿两江上溯分别可到达川南、川北等地,顺江而下可通江达海。
2002年12月25日,0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0宣布江北城旧城改造工程启动。江北城的整体拆迁给古老的江北城带来巨大机遇。规划中的江北城将与解放碑和弹子石滨江地带共同构建重庆未来的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形成主城“金三角”。江北城地处未来中央商务区的核心位置,是联系解放碑和弹子石的枢纽,是中央商务区的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和城市功能、景观活动中心。未来的江北城将是记忆之城与未来之城的有机结合体,将是重庆主城区中最具现代化、最有特色的都市核心区。
历史沿革:
秦时,属巴郡江州县。
东汉时期,于境内筑北府城。
南北朝北周时,为巴郡江州县所治。
明代,为巴县江北镇驻地。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属巴县;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划归重庆府直辖,废镇设厅。
民国二年(1913年),江北厅改江北县,县衙仍在江北城。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划入重庆市。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设置第五区,区署仍在江北城。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属第九区。
1953年5月、6月,先后设体仁堂、米亭子2街道。
1954年2月,设木关街街道。
1957年2月—1958年8月15日,木关街街道、体仁堂街道、米亭子街道合并为米亭子街道。
1960年3月,米亭子街道改为米亭子城市公社。
1962年7月,米亭子城市公社复为米亭子街道。
1966年7月,米亭子街道改名江北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