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乡
行政地名: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乡 | 行政隶属:纳雍县 | 行政代码:520525201 |
长途区号:0857 | 邮编代码:553300 | 车牌号头:贵F |
行政级别:乡 | 人口数量: | 人口密度: |
辖区面积:98.9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新房彝族苗族乡因史上有一安姓土目建了一栋宏伟壮丽的新房而得名。
新房彝族苗族乡位于纳雍县西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35公里,东经105度06分,北纬26度40分,东南邻本县阳长镇,西邻水城县,北同本县猪场乡相邻,地处高中山丘陵缓坡谷地。南低北高,总面积为98.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纸厂尖山2186.4米,最低海拔三岔河村。平硐村1300米,年平均气温13.2度,全年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1度,最热(七月)平均气温20.5度,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235天。
全乡辖152个村民组,113个自然村,土地多属砂土和黄泥土,以农业为主,有耕面积19402亩,其中:田1535亩,主产玉米、洋芋、水稻、小麦、烤烟、豆类农作物。1994年粮食总产量2010吨,1994年有农户6225户27784有,主要居住有汉、彝、苗、穿青、布依、南京等民族。年人均现金收入400余元。
新房系汉语,原名摆社,后有一安姓官家迁了一栋规模比较大的房子,当地人们习惯叫为新房家,做称新房。1941年前属大方县,后划归纳雍。1953年由硐大乡的半个村和永和乡的牛场村合并成新房乡。1958年并社名为新房人民公社。1984年7月经批准建民族乡名为新房苗族彝族乡,1991年11月并乡撤区由原来的阳长区的新房苗族彝族乡、黄家屯彝族苗族乡、以角苗族彝族乡和营盘乡合并为新房彝族苗族乡。乡政府驻地新房街上。
文教、卫生、交通等事业有一定发展,现有公民办学校22所,教职工133人,学生354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以上。卫生院4所,卫生人员24人,病床位10张。石板寨小河一条发源于阿聋科村马吃水,流经石板寨村、得勒科村、于得勒科桥下进入阴沟,全长约8公里。牛叉河一条发源于卢家营村包包营,流经三岔河汇入阳长大河上游,流程约6公里。以角河一条发源于猪场乡新春村倮保泥,流经河头上街,河边村、通作寨村,于河姆楷村进入暖流,全长约5公里,有山峰献牛大山,位于石板寨村、海拔高度2073.8米,位于营上村北面。纸厂尖山。位于纸厂村尖山组,是全乡最高峰,海拔高度2186.4米,神仙坡,位于通作楷村北面,是新房和水城的界山,海拔高度2165.8米。有洞穴大黑洞,位于阿聋科村,黑大洞组,洞高20米,口宽15米,河深300余米,小黑洞位于黄家屯营脚组。洞高10米,口宽6米,洞深700米,有桥梁得勒科桥,是新房境内的重要交通桥梁,属单孔石拱桥,桥长25米,宽7米,高8米,载重量20吨。不都寨吊桥,位于营上村不都寨,属钢丝绳和木材构成,桥长35米,宽2米,高10米,载重量50吨,是营盘通往水城的主要通道。有乡办林场5个,总面积约1430亩,煤井25个,是邻近村寨的生产和生活用煤。现逐步运销水城方向,汽车2辆、拖拉机6台,县乡公路2条,分别通往新房和以角、长约30公里,供销社分店4所,职工8人,粮管所分占2所,职工5人。毛家洞位于黄家屯村、田家寨组,洞宽15米,高50米,深60米。
新房乡下辖村民委员会
(共计25个)
新房、长沟、发克、石板寨、荒坝、得勒科、黄家屯、阿聋科、纸厂、乌沙寨、河头上、以角、河边、后寨、通作楷、通作寨、河姆楷、木沟寨、三岔河、卢家营、滥坝、营上、大河坝、瓦厂、平硐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属大方县,后划归纳雍。
1953年,由硐口乡的半个村和永和乡的牛场村合并成新房乡。
1958年,并社名为新房公社。
1984年7月,改为阳长区新房苗族彝族乡。
1991年11月,阳长区新房苗族彝族乡、黄家屯彝族苗族乡、以角苗族彝族乡和营盘乡合并为新房彝族苗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