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老麦乡

行政地名: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老麦乡 行政隶属:施甸县 行政代码:530521206
长途区号:0875 邮编代码:678200 车牌号头:云M
行政级别: 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辖区面积:112平方公里
地名 行政代码 行政级别 资料介绍

地名由来:老麦乡因盛产大麦而得名。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老麦乡上榜。

老麦乡距县城37公里。东邻隆阳区西邑乡,南邻施甸县仁和镇,西邻昌宁县卡斯乡,北邻施甸县水长乡。辖太和、黄家、扬柳、老麦、茨桶、清河、红谷七个村民委员会。全乡国土面积112平方公里,海拔 老麦乡一角

1560—247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00—1400毫米,适合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6250.44亩,人均耕地2.21亩,林地9744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老麦乡建有小学17所,校舍建筑面积20626平方米,拥有教师131人,在校学生2185人,小学入学率达100%。建有中学一所,老麦中学,校舍建筑面积4657.5平方米,拥有教职工42人.在校学生681人入学率达95.8%。现在整个老麦乡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66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8%。

-经济概貌

老麦乡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054.9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025.24万元,占总收入的59.85%;畜牧业收入1206.9万元,占总收入的23.88%(其中,年内出栏肉15498猪头,肉牛941头,肉羊245头);渔业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0.01%;林业收入191.4万元,占总收入的3.79%;第二、三产业收入256.4万元,占总收入 老麦乡一角

的5.07%;工资性收入352.1万元,占总收入的6.97%。农民人均纯收入157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特色产业

老麦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烤烟、养殖业,主要销售往省内。 全乡种植粮食作物主要有包谷、水稻、小麦、大麦、蚕豆等,粮食总产量达769.7万公斤。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为主,是老麦乡的主导产业。

-基础设施

老麦乡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乡有1350户通自来水,有1955户饮用井水,有150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8.1%和40.69%、31.21%)。通电4776户,拥有电视机农户2823户,通有线电视33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9.40%、58.75%和7.0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9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03户(分别占总数的49.91%和43.77%)。

该乡到施甸县道路为弹石路;进乡道路为弹石路;乡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建有 老麦乡新建教学楼

集贸市场四个。全乡共拥有汽车4辆,农用运输车5辆,拖拉机113辆,摩托车536辆。全乡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557亩,有效灌溉率为16.3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94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9亩。到2007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118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7户;建有小水窖365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98户。全乡有6个村委会已通自来水;大部份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7个村委会已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该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1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4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民族人口

老麦乡现有农户4805户,共有乡村人口20899人,其中男性10610人,女性10289人。其中农业人口20751人,劳动力13316人。该乡以汉族为主,是白族、景颇族、布郎族混居地,其中汉族有汉族有20814 、白族29人,佤族24人,其他民族32人。

-资源条件

老麦乡拥有林地面积97440亩(其中生态面积93356亩),森林覆盖率达56.4%,林业资源丰富,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果松、桤木树、华山松等,产有果松籽,量多质优。野生菌资源丰富,有陈香菌、胴谷菌、鸡枞等,色香味美。境内有万亩人工造林的雪山林场,风景优美,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建有 老麦乡一角

瞭望塔。

全乡交通便利,96个村民小组村村通公路,乡内有太和发往施甸、保山班车共4班,老麦村发往保山班车1班,便捷的交通网络已形成。全乡共有大小水库坝塘56个,其中水利设施功能完善的有幸福水库、小石桥水库、余家水库、大龙洞水库、小箐水库、蝗蟮沟水库,蓄水量共计373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约3000亩。随着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桩灌工程、小水窖等项目实施,水利化程度得到提高。大山深处蕴含着丰富的矿藏资源。

-风景名胜

在老麦乡杨柳村委员会境内有一条静卧于深山峡谷间的古道,延绵十余公里,它是南方丝绸古道之一。这条古道形成于汉朝,兴旺于元、明、清至320国道开通以前,是施甸连接中原大地的命脉。这条古道是历史上的商业、政治、军事上的重要通道。关索岭、相传诸葛亮南征,其手下大将关羽之子关索曾驻兵于此地,后来人们为了念他,在隘口边建起了一座寺庙,起名叫关索寺,寺后山岭叫关索岭,风水宝地,人渐兴旺,现已发展到70余户人家,岭岗上饮水不便,渐迁移到关索寺后边与杨柳坝隔河相望。现属寺后自然村。

CopyRight 2022-2023 海阔中华地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山ICP备1900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