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双河镇
行政地名: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双河镇 | 行政隶属:旬阳县 | 行政代码:610981104 |
长途区号:0915 | 邮编代码:725000 | 车牌号头:陕G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8人/平方公里 |
辖区面积:约178平方公里 |
地名 | 行政代码 | 行政级别 | 资料介绍 |
地名由来:因境内西岔河与潘家河在此交汇而得名。
双河镇位于旬阳县东北部,距县城约87公里。由原双镇乡、潘家乡、西岔乡合并而成。总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0个村民小组,4875户,18760人。旬阳县主要交通干线大、小北环路和通往湖北的跨省等几条干线在此交汇,形成全县东北部的交通枢纽。由历史和现实及其自然地理位置形成的山区古镇成为全县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铅锌、铜、金、煤矿、大理石有较大的储量和较高的品位。以传统的油桐、蚕桑和新兴的黄姜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以盛产板栗、核桃、木耳、黄花、杜倍等名贵的中药材驰誉陕南;以牛、羊、猪及家禽为主的畜牧业不断在向大批量的商品化转化;以农业生产、多种经营、商贸交易,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集镇开发、矿产开发为主的多元经济成分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2002年粮食产品税量在种植面积压缩单产量提高中总产量达到5000吨;黄姜种植1.2万亩,年销售黄姜1500万斤,实现财政收入80万元;规范化密植桑园1万亩,年发种量3000张,产茧7.5万公斤,产值90万元。1999—2002年抓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实现退耕还林累计1.5万亩,为农民争取国家补助粮食年230余万公斤,退耕补助款年100余万元;2001—2003年建高效生态林6万亩,建高效用材100余万亩,经济林果林1万亩,累计造林9万亩。使全镇森林覆盖达到75%以上。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年生猪饲养量1.7万头,耕牛年存栏0.3万头,山羊年饲养量1.5万只,出品0.5万只。乡镇企业决产值达到4000万元,总收入达到42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269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4925万元。财政总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元。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有各类学校24所,在校学生2930人,入学率达99%;电信、移动、联通通信全部开通,电话机拥有800部,话机1780部,有线电视用户达520户。一些档次高,功能全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一应齐全,集镇基础设施成龙配套;有卫生医疗机构24所,从业人员65人,中心卫生院2001年晋升为市级三等甲级医院,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全镇享受“五保”老人75人,优抚补助95人,年发放各种救济、补助款6.9万元。
旬阳杨氏民居
旬阳杨氏民居时代:清地址:安康市旬阳县双河镇卷棚村保护范围:民居院落整体。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山根,北至河沿,东、西面A区外延20米。2014年,旬阳杨氏民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
历史沿革:
民国为四行乡。
1949年,组建双河区公所,辖12个乡。
1951年,称第四区。
1958年,成立双河公社,辖10个管理区。
1963年,更为双河区辖有双镇乡、潘家乡。
1996年,双镇乡、潘家乡合并设立双河镇。
2011年,庙坪乡并入双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