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
行政地名: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 | 行政隶属:芜湖 | 行政代码:340208 |
长途区号:0553 | 邮编代码:241000 | 车牌号头:皖B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人口数量:约14.7万人 | 人口密度:533人/km² |
辖区面积:276平方公里 |
地名 | 人口数量 | 辖区面积 | 行政代码 | 下属单位 |
三山街道 | 约2.99万人 | 40.5平方公里 | 340208001 |
|
保定街道 | 约3.73万人 | 78.5平方公里 | 340208002 |
|
龙湖街道 | 约2.6万人 | 52.38平方公里 | 340208003 |
|
高安街道 | 约3.25万人 | 43.7平方公里 | 340208004 |
|
峨桥镇 | 约5.3万人 | 约105平方公里 | 340208100 |
|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西北角,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近现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今日的芜湖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是长江城市带的重点城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极,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享受国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江开放城市和安徽省改革开放的窗口。
三山区是200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市新城区,位于芜湖主城区西南部,北濒长江,与无为县隔江相望,东南隔漳河,与弋江区、芜湖县、南陵县相邻,西与繁昌县城北工业区相接。由江城进入皖南,这是一条必要的通道。
三山区面积276.1平方公里,辖峨桥镇和三山、保定、龙湖三个街道办事处,40个行政村,还有三华和茗香两个居民社区。常住人口14.7万,是芜湖市辖人口最少,面积最大的区,发展潜力很大。
一、优越的环境
三山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平均海拔9。5米,地形为半山半圩,水抱山环、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时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境内襟江带湖,山青水秀。浮山、铜山、三华山常年郁郁葱葱。龙窝湖、漳河、峨溪河、响水涧、三山河碧波荡漾,堤岸绿树行行。这里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峰、每一个村庄都可入诗入画。三山秋月、浮丘丹井、鲁明放舟、峨溪烟柳等风景名胜给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陶醉的诗篇。如“孤村烟火三山隔,两县人家一水分。一片轻帆天际上,不知身在白鹤群。”就是对三山最概括的赞美。
建国以后,三山人民发扬光荣传统,弘扬“艰苦奋斗、同舟共济、团结拼搏,敢为人先”的渡江第一船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浮山农庄葛世玉带头创办农业合作社,带领群众抵抗灾荒,1954年受到毛泽东主席亲笔表彰;1961年春,在繁昌县委的领导下,三万民工齐上阵,完成40余万土方,拦江打坝,筑成十里长的螃蟹矶大堤;水埠峨桥不产茶,素无巨贾茶商,却乘改革开放春风造出了一个“江南第一茶市”,今已拓展为国际茶城,千百万人东西南北闯市场,使古镇峨桥名扬四方:1958年,古镇三山就建起了大型轧花厂;1985年兴建了蔬菜批发市场,1992年扩建成江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1998年大水以后,国家先后投巨资对长江、璋河堤防进行整治,长江江堤达标,平地行垸,退田还水,万亩圩口达标工程,造福万代……
如今长江大堤、漳河大堤固若金汤。而今的三山,街道整齐统一、道路宽敞开阔,水泥道路通到每个村庄。居民住进了装修现代的商品房或欧式小洋楼,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以联群村为代表的农民,家家住上两层楼房,2006年入围中央电视台“魅力新村”,目前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三山绿色食品工业园中建成了一座座标准厂房,以上市企业双鹤药业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在园区落户。华电芜湖(保定)电厂、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得到大发展,“双基”早已达标,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遍布城乡,三山高中建校已近50年,近年来,成教、职教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卫生院所、医务室、计生服务站遍布乡村、街坊。
二、 厚重的历史
三山境内发现商周时期多处人类遗址,如三山镇大神墩遗址,浮山乡珠墩船墩,新淮乡磨盘墩,中沟疙瘩头遗址等,证明了三山早期就有人类生活繁衍。
汉末周瑜开筑保大圩,整治圩区水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唐末大将孙端、台蒙戍守鲁港。为御敌,在鲁港河上建筑了五堰。宋文天祥修复五堰,引江水倒灌,以提高漳河水位,使漳河水运畅达,称为“金坞”。元末将军从一彪倡议练兵于千军岭,遗“千军岭炮台”。明初小淮窑砖瓦驰运金陵,供葺造皇城,遐迩闻名。明代上中叶,三山老街建成,这时的三山,已经水路交通畅达,随之陆路官道连通,舟行日盛,商贾如云。后又设了邮亭、官驿、驿馆,多宿来往官绅,故有上马店下马店,接官亭的地名产生。后来,又相继修建了杨泗庙、文昌宫、城隍庙、三华禅院等寺庙,引来无数香客骚人。那时三山街已成为一方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古埠峨桥因峨溪河、漳河水运发达、船帮兴盛,“峨船子”、“小划子”往来频繁,促进了峨桥商埠的繁荣。
地处三江口之鲁港,为长江、漳河要津。文天祥督师鲁港,流芳百世;贾似道弃守鲁港,遗臭万年。元末,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于鲁港多次激战,使鲁港自明初后逐渐颓萎。
明成化七年(1471年),官府搜刮民财,又在鲁港始设“常关”,为明代六大税关之一,清代和民国继之。民国后二十余年,关税控制在外国人手里,鲁港常关自创关到裁撤共有480年历史,记录了鲁港港航之繁荣,也写下了人民的辛酸血泪。
两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三山人民,传承着历史,创造着文明,也历经磨难,饱含血泪,步履维艰。
三、丰富的资源
三山盛产铜、铁,境内小铜山遗存了采铜和冶铜遗址,现有的几家采矿业效益较好。
这里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江滨湖畔有汀洲湿地几万亩,保大圩、门楼圩有沃野平畴万余顷。
三山区濒江临河,境内湖泊众多,龙窝湖最大,仰洼套、虬塘湖历史悠久,还有外龙窝等滩涂芦洲绵延数十里,水资源非常丰富:河流溪涧纵横交织,三山河、峨溪河、泊口河、响水涧久有盛名:长江岸线达20多公里,漳河岸线近30公里,“黄金水道”得天独厚;长江岸线非常适合造船工业和建设深水港口。
沿江居民有种植大棚蔬菜的习惯,新鲜蔬菜除满足市区需要外,还供应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冷藏保鲜的蔬菜远销日本、韩国。有机蔬菜品种多,质量优,非常适合作为深加工原料。
三、 便利的交通
沿江(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滁(滁州)黄(黄山)高速公路、S321省道、宁(南京)铜(铜陵)铁路贯穿全区。芜湖市三环路也将三山大部分地区圈进,芜湖市区滨江大道将延伸至三山区龙窝湖附近,把三山与芜湖市中心连为一体,届时从市中心到三山将更为方便。
芜湖长江二桥与三山区紧邻,长三角城际铁路复线也由境内通过,区内乡村公路网已经形成。城区新建华电大道、三山大道、龙湖大道均为高标准设计施工,建设中的芜湖(保定)电厂铁路专用线由峨桥直通江边。
再加上水路运输的黄金水道,三山区交通干线可谓密如蛛网,四通八达。
四、 灿烂的文化
三山历史悠久、风景美丽,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名家骚客前来旅游观光,他们游流忘返,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章,抒发出超越历史高度、地域广度、生命长度的一系列感慨。
歌颂三山的第一首诗为《原道歌》,作者东周浮邱伯称巍峨的浮山为藏龙伏虎之地。谢眺、王安石、杨万里等名人也多有诗词歌咏三山。
诗仙李白来到铜山寺,饱览此间山水奇景,颇有留恋之意,乘兴挥毫,题下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举杯回午袖,扫尽五松山。” 的绝句。他还曾乘舟过三山,作《江上答崔宣城》诗歌 :“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树绕芦洲月,山鸣鹊镇钟。” ,对三华山大加赞赏,这可能是关于“三山秋月”的最早写照。
清姚鼐游三华山留吟数篇,字字珠玉。明宋棠咏《螃蟹矶》“扬子江头古石矶,秋来却羡蟹螯肥,卷舒不及鸱夷子,安得垂伦钓夕晖。”让“蟹矶钓踪”始成一景。
朱元璋曾亲临浮山,督修浮山寺,乾隆帝来浮山寺手植江白牡丹两株,赐名“隐玉寺”。那时的浮山古寺,晨钟暮鼓、佛号经声不绝,香火旺盛一时。
邑人曾作《三山秋月》、《峨溪匹练》、《浮丘丹井》等诗,虽为状物写景,实为托景抒情,传承着人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精神,物寓其理,景寓其情。于是,自明初中顺大夫严允谐作《三山秋月》始,同题诗作不断,代不乏人。诗为心声,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浓浓的乡情。
明?程梦斗作三山《八景记》云:山川非俊杰不显,俊杰非地灵不生。居畔三山,迢递江干,虎踞龙蟠……
明涂溪杨氏宗臣等五君联袂登浮丘山,吟诗唱和,步本译韵留《浮丘列屏》佳作六章。“浮山览胜,诗书流云,文风代远,蔚启人闻。”清乾隆年间,本邑学博谢淋潜斋邀户部尚书董左田,太守王子卿,文博周最峰,金叶山等人同游三华山,分字吟对,互有唱和,遗诗十余首,开三华文人述宴之先河,扬三山文明风气之先声。
清末民初三山文风亦盛,他们还创办了“三山公学堂”,教于乡里。清末废科举之际,读书人不再孜孜于科考之事,便结社吟诗,以陶冶性情,增进学业。此时,三山九莲诗社于九莲庵内诞生,首聚者九人。他们定期聚会,共论诗文,后发展到几十人,着作颇多,惜多不存。
三山地区文化发展异彩纷呈,如今习诗赋韵者不下百人。既有诗词进校园,儿童吟诗诵古文,兴致蔚然;也有老年学校兴起,腰鼓队、秧歌队燕舞流莺。诗词学会引耋耋学吟,时闻笑声朗朗,吟语轻轻。三山习书学画者不乏其人,经常有书画展,让人流连,更有儿童书画展,悦目赏心。这里文体活动多姿多彩,农民象棋节每年在湖滨公园举行,“农民象棋之乡”名闻有年。
古老的“三华庙会”于今也推陈出新,演绎成一方风俗。春节穿龙灯,端午赛龙舟热闹非凡。古镇峨桥依托国际茶城,茶博会、茶文化、书画展、品茶、咏茶、歌咏会经常举行,茶韵流香,清心怡人。去峨桥饮茶香,写茶诗,登浮丘山吟胜,游铜山寺赏景,到龙窝湖荡舟,听渔歌唱晚,逛“三华庙会”,已成为芜湖人的时尚。
五、 杰出的人物
生于斯长于斯的江东才俊、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从这里的“三华古道”上走了出去,于无声处撞击着时代的强音,永恒与有限,存在与虚无,幻灭与成功,辉煌与湮灭,赋予三山一方热土上吴楚文化的特有内涵。
姚孟景、姚孟昱昆玉联芳,兹前蜚英黉校、含华艺圃者济济林林。还有众多雅士名家,令人称道:如晚清有进士姚楷和兄弟双拔贡的姚琢如,姚浩如。还有鲁寿祁,佘霄峰,桂一棵,姚彩錡等古代名人,为家乡争光添彩。
建国前后的名流,有史学权威姚薇元,系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着有《北朝胡姓考》、《王船山历史初探》等书,并参与创办了《新光》月刊。塾馆又以邓则先及邓化南最负盛名。邓则先不仅学养深厚,县人受教者颇不乏人,而且诗词隽逸,尤烩人口。
另外还有武汉中华大学法学学士杨彩清,国学大师谢鸣轩,着名医生姚化东、叶午庄,科技英才吴永和、张笃周,书画名流邓晶瑜、古绪华,诗坛高手俞乃蕴、刘表位,知名学者赵其钧、何庆善,三山区第一个获博士学位的彭晓林,旅美博士胡国俊,国家体育运动健将查全玉,“一门四才子”的陈忠实兄弟四博士、硕士,延安0中央管理局甲级模范工作者俞时模,全国劳模葛世玉、张子房、屠家祥,全军自学成才“十大标兵”之一、一等军功荣立者吴荣春等等,就是这样一些三山人,一代一代地传承着文明,使三山人杰地灵,千古流芳。
三山区成立,给三山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三山区人民紧紧把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省建设沿江经济带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兴区、城乡统筹、东向发展战略,不断发扬“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把三山区建设成为融电力能源、现代制造、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加工、物流和商贸服务业为一体的城乡协调、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独具魅力的绿色新城区。